“明年开始,地里就不让种庄稼了”

北宋帝陵不是景区,地下没有“宝藏”,没有抵达这里的旅游大巴,也少了旅行团的喧嚣。农田和民居环绕着石像生长,农民耕种于帝陵的神道两旁,石像的阴影供村民乘凉。神道对面村委会的家长里短,石像仿佛也能听到。

康永波希望宋陵被更多人看到,但更多的建设与宣传意味着宋陵的改变,这种微妙的矛盾考验着当地人民与政府的智慧。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5日《南方周末》)

发自:河南巩义

责任编辑:刘悠翔

宋哲宗永泰陵的“武士”石像,下半截埋进了土里。图中的土堆子是原来皇陵中雀台的遗址。 (南方周末记者 王华震/图)

这一季的麦子收割完毕,露出了矗立在麦田里的石像的根部。麦子像是以年为周期的潮水,麦收时节上涨到这些高大石像的膝部。麦浪起伏,石像远远看去像被什么轻轻托起,麦子一割,它们又落到了地上。

一千年来,这些立于河南巩义的石像,被植物的“潮汐”冲刷着。陆游的诗“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芊芊”,说的就是赵匡胤的永昌陵被荒草覆盖的情景。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将巩义辟为帝陵区域,他的父亲赵弘殷、弟弟宋太宗赵光义,以及太宗的后代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的八座陵墓,散落在巩义的平原之上。皇帝陵附近,还祔葬有皇后、皇室宗亲、包拯、寇准等勋贵大臣的上百座高等级大墓。每座陵墓的神道两边,依等级的高下立着不同的镇墓石像,翁仲、瑞兽、武将、大象,1027件石像,让面积近180平方公里的陵区成为一个露天的北宋石刻博物馆。

多年以来,荒凉而富有“野趣”的北宋帝陵和其它朝代的帝陵有着明显的区别。网络上走红的照片和短视频,往往配着斜阳残照、荒原石像,与其它被辟为景区供游人参观的皇陵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清东西陵相比,别有一番历史沧桑之美。

尽管也是“国保”,但北宋帝陵不是景区,地下没有“宝藏”,没有抵达这里的旅游大巴,也少了旅行团的喧嚣。农田和民居环绕着石像生长,农民耕种于帝陵的神道两旁,石像的阴影供村民乘凉。神道对面村委会的家长里短,石像仿佛也能听到。

北宋灭亡之后,金人以及金人扶植的傀儡政权“齐”,都对宋陵进行了大规模、有计划的地毯式盗掘。金元战争期间,宋陵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元人将陵区辟为农田,使人耕种其上。经此二劫,北宋帝陵的地面建筑基本被铲平,地下随葬品也基本被抢掘一空,帝陵彻底脱去了皇家陵墓的豪华气派,成了平原上的荒塚——一座座高高耸起的大土堆子。只有神道两旁的石像因为体量过大,盗运不便,才幸存至今。可以说,今日在巩义看到的帝陵的荒败景象,并不是今人保护不力导致的,而恰恰是某种历史的见证。

19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的多轮修复让八座皇陵的面目变得参差多样。近年来,民间保护之声日隆,河南本地媒体多次呼吁对其进一步保护。2019年,地方政府对宋陵的保护与开发开始加速——帝陵周围的农田陆续被政府征收,用于未来的“北宋皇陵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与开发。得到保护的同时,宋陵渐渐地脱去了往日的风貌。2021年的麦收季与往年有些不一样。“政府不让种了。”永昌陵的护陵人老孙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也许明年的麦收季节,就再也看不到“彼黍离离”的景象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