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已进深水区——专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仇雨临

在医保基金支出无法“节流”而“开源”受限的约束条件下,筹资与待遇的调整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从而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医保改革的发展重点将进入到从制度全覆盖到实际公平全覆盖,从聚焦数量扩面到关注医保质量提升与功能深化的阶段。

国内的商业健康保险还没有发挥出重要的补充作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在保障人群的认定、保障责任的划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足。

责任编辑:曹海东

2020年11月11日,在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东院社区卫生室,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取药。 (新华社/图)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政策出台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远超预期,可用“目不暇接”来形容。仅以最近两月为例,我国医疗保障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从5月1日起正式施行,《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于6月15日公布,第五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于6月28日正式公布……

回顾医保改革之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经过了从无到有、试点探索、全民覆盖、新一轮完善等发展阶段。制度架构从多元分割到逐步整合、保障体系从单一到多层次、保障责任从个人缺位到多方分担、保障对象从部分到全民普惠、管理体制从集体管理到社会化管理。

针对历次医保改革动因、特点、当前改革难点等话题,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仇雨临。

医改是全世界难题

南方周末: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提出了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支付制度改革、打击骗保等一系列政策,如何评价这些新变化?

仇雨临:以往,城镇医疗保险(职工和城镇居民)与新农合分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两大管理机构,托底性保障的医疗救助则主要由民政部门管理,管理部门较为多元。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不仅终结了这种分割管理体制,更整合了医疗服务、药品耗材的目录确定、谈判采购等职能,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三医联动的态势,减轻了参保人费用负担,制度运行更加规范、医保基金使用更安全和高效。

南方周末: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立一套兼具公平与效率的医保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