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郝看 | 杀不了总统候选人,就杀个妓院老鸨吧!

责任编辑:朱又可

罪恶之渊纽约与狂飙突进的北京

1986年春季的那个下午,导演系85班的马晓勇理了一个莫西干头出现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操场和食堂。那是罗伯特·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中进入爆发杀戮时刻的著名发型。前几天,教学观摩时放映了马丁·斯科塞斯这部作品,随后许多同学在饭厅、澡堂里的问候语就变成了用英语说:“你在跟我说话吗?”

全片的第一个镜头已成经典,黄色出租车在飘移的蒸汽中显现,以慢动作向我们驶来。

《出租车司机》是新好莱坞时期的重要作品,只有在1976年拍摄了它之后,马丁·斯科塞斯才成为电影大家。对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人来说,《出租车司机》都恰逢其时。那时中国西风东渐,思潮涌动;改革开放成为报刊媒体的主题词。布莱希特和萨特、雨果的《九三年》和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都出现在新华书店或文学杂志上。多数人认识不到,邓丽君和好莱坞电影也是挺立潮头的文化先锋。

那个光怪陆离的纽约和孤独的出租车司机一直对我具有巨大魅力;片中的性压抑、疏离感与青春躁动又与198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完美合拍。对于生理年龄和艺术年龄都处于青春期的电影人和文青而言,它的震撼不可估量。幻想和体验自己的孤独苦闷总是文艺青年把自己从芸芸众生中提升出来的重要心理技术。

那时我们肯定不至于有刺杀谁的意思,但力比多爆棚又不知所往,不知道应该对周围的世界投以什么样的眼光却是完全一样的。现在的青年人也依然会有这么一段日子:忽然开始锻炼身体,在街灯下盲目地行走,满身充满力量却不知道该去对付谁。那时电影学院学生宿舍的5楼有三四对钢铁哑铃和两三个臂力器。

新好莱坞滋养第六代

多年以后,我才发现这部《出租车司机》和新好莱坞对中国第六代导演和所有电影人的影响有多大。那当然不仅体现在电影学子的时髦发型,而且也包括电影里那种对纽约的拍法、对世界的看法。

滋养第五代的是杂耍蒙太奇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们的经典片目中有许多苏维埃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第四十一》和《雁南飞》,中国的红色电影《党的女儿》《红旗谱》《小兵张嘎》和《女篮五号》也是他们的电影圣经。

而熏陶和滋养第六代电影人的更多是战后三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加新好莱坞。

看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我会联想到《温别尔托·D》,在王小帅的《17岁的单车》中,我们会看到与《偷自行车的人》的传承和对话。在程耳的《罗曼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汪亚纯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