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建军:向沙漠去

人行走在沙漠里,没有参照物,因而总爱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一长串足迹。如今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的屈建军,还时常能回想起1985年——那时他还只是个粗通地理知识的普通中专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随中科院组建的黄土高原考察队前往陕蒙交界的毛乌素沙漠。“我喜欢野外,随队没有工资只管饭,我都觉得没关系。”

连绵起伏的沙丘,壮观的落日,震撼了这个从未见过沙漠的关中汉子。回到学校,他便决定把下半辈子投入到研究沙漠中。

西北风沙锻造出一个硬汉型知识分子。因为常跑沙漠,他出过两次车祸,至今手臂里还留着一段钢板,睡觉还戴着呼吸机。但伤痛没有打断他求索的脚步。“过去我的研究总受着种种制约:要出任务,要带学生,要提职称。现在我已经无所求了,所以我的科研才刚刚起步。”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

守望莫高窟

中国研究沙漠的出发点是治理沙漠。沙漠学者需要尽快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治沙实践,他们的成果留在荒凉偏僻的沙漠里,不为人知。

屈建军常常感到幸运,他的许多功业留在了敦煌。莫高窟、月牙泉这些闻名遐迩的胜迹,都依托于他的研究建立起防沙治沙体系。

1989年,屈建军被派到敦煌工作。那时莫高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提出要治理莫高窟面临的沙害。当时的莫高窟,“沙子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走在窟里的每个人头上都沾满了沙子。”虽然有清沙队每天清理,沙子却越积越多。他查阅文献了解到,莫高窟的沙害古已有之,五代时就有了清沙工,晚清道士王圆箓就是在清理沙子时,偶然发现了被埋在沙下的藏经洞。

早在1955年—1958年,在国务院关照下,莫高窟周边设立了很多防沙工程,但都没有研究清楚风沙的规律,相继失效了。屈建军找到了敦煌莫高窟在1600年间没被埋掉的原因——这里的风扬起沙尘后,一大特点是近地面和高空的气流里沙子浓度不高,主要集中在中间一段的气流里,沙子并不落地。“画在图表上就像一条象鼻子,我管它叫象鼻子效应。”

基于这个发现,屈建军为莫高窟构筑起一道“六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一套组合拳下来,莫高窟90%的沙害终于被控制住了。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高大沙丘的衬托才成就了月牙泉的柔美。这对稀世景观相辅相成,但鸣沙山总是虎视眈眈,想要“吞没”月牙泉。所以在一开始,鸣沙山是屈建军的一个主要“对手”。

敦煌政府一度打算在月牙泉上游建一个6平方公里的新城,由屈建军做研究论证。论证后,屈建军在一次会上直接否决了建城方案。

原来,月牙泉边的鸣沙山之所以能稳定保持金字塔形沙丘的形态,是东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的共同作用。如果建城,就会挡住东北风,鸣沙山的沙将被西北风和西南风吹向月牙泉。“我在会上说,这个城建了,月牙泉绝对会被埋掉。”

当天晚上,他到领导家进一步解释情况。“我告诉他,我明知道建城会出现这样的后果,不说的话,那我的良心坏了。如果把这个城建了,我俩就都成了历史的罪人。”

城最终还是没建。不仅如此,屈建军还建议领导把位于月牙泉上风向的树都砍了、房子都拆了。敦煌市照做后,风的通道一下通畅了,大风将沙子刮得离月牙泉越来越远。

后来,他又成了鸣沙山的守护者。

敦煌民间传说,汉代时鸣沙山曾是战场,两军酣战之际,一场风沙把一切人马全部吞噬。自此每逢劲风吹过,鸣沙山就会发出响声,似是战争中的喊杀和嘶鸣仍在此地回荡。传说固不可信,但“鸣沙”现象引起了屈建军的关注。他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鸣沙山的沙子呈现多孔结构,因此能在风吹来时产生共振,发出“呜呜”的声音。但当沙子的孔隙被堵住,自然也就发不出声了。

1997年,他向敦煌市建议,把鸣沙山封禁保护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修复,鸣沙山就会响了。20215月份,屈建军再次来到鸣沙山时,迎接他的是一曲鸣沙“大合唱”。“我很欣慰。以前有人说,‘鸣沙山不响叫什么鸣沙山,不是骗人吗?’实际上是当时没有保护好。”

当年在做“鸣沙”研究时,他的同事都有些质疑,觉得研究“鸣沙”对国民经济没有好处,没有必要。屈建军则觉得,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而不一定要发挥什么作用。

有信念,就不孤独

上了年纪,屈建军却越来越找到做沙漠科研的感觉,对沙漠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他觉得“治沙”的提法只把沙漠当作治理对象,不能反映沙漠的生态功能。他认为沙漠和冰川、海洋、山川一样,都是自然之子。“而我是沙漠之子,每次进入沙漠,那种广阔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反而有一种愉悦之情。”

过去各种政策文件对自然系统的概括是“山水林湖田草”,最近把“沙”也列入进去,意即也要保护沙漠生态系统。这让屈建军感到欣慰。

他把沙漠学科和计算机、数学等作对比,那些学科需要年轻的精力和记忆力,但沙漠学需要丰富的经验积累。所以必须终身学习、孜孜以求。有学生劝他,上了年纪应该放放手头的工作,注意休息,他说:“研究沙漠让我充实,你让我天天提着一鸟笼子,那可不行。”

热爱沙漠和喜欢钻研,成为他能长年累月与沙漠相处的支柱。“所谓的孤独就是你失去信念、失去方向了。前面有方向,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