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南:更一百年谁识我

“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继承和发展知识,以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类。这就是我为什么越来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缘故。”

责任编辑:周建平

刘世南  1923年生于江西吉安,文史学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代表作有 《清诗流派史》 《在学术殿堂外》 《大螺居诗文存》 等,其中 《清诗流派史》 被学界视为清诗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曾任 《全清诗》 编纂委员会顾问、江西省古籍整理中心组成员、《豫章丛书》 整理编辑委员会首席学术顾问。

“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8月4日上午11点半,一位99岁老人的骨灰被撒在了南昌赣江中,回归到这片他挚爱的土地里。三天前的晚上,文史大家、诗人刘世南于家中安详离世。

作出这样的安排,是刘世南的遗愿。他生前极为服膺钱钟书,曾致信钱钟书,希望能当他的学术助手,因此希望死后能像钱钟书一样丧礼从简,不留骨灰。

1948年,高一肄业的刘世南在江西遂川县中学教高中语文与初中历史,有一位叫王先荣的同事,因为都热爱文学,所以两人时常闲聊。某次,王先荣转述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轶事:学院有一对父子教授,父亲叫钱基博,儿子叫钱钟书。这位钱钟书先生少年英俊,非常高傲,有一次在课堂上居然对学生们说:“家父读的书太少。”有的学生不以为然,把这话转告钱基博,老先生却说:“他说得对,我是没有他读的书多。首先,他懂得好几种外文,我却只能看林琴南译的《茶花女遗事》;其次,就是中国的古书,他也比我读得多。”

听到这个故事,一般人都觉得钱钟书太过狂妄,但刘世南却十分钦佩钱钟书,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凡是学识高明的人,总不能被一般俗人所了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共同语言,俗人自然以他们为狂了”。

“文革”十年,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今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中学的刘世南以为钱钟书劫数难逃。谁料却在1977年国庆节后几天的《人民日报》上,看到国庆观礼代表名单中赫然写有“钱钟书”三字。刘世南大喜过望,觉得上天总算给中国留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为此,他寄出了给钱钟书的第一封信。一段值得称道的交谊开始了。

信中除表达对钱钟书的服膺、希望成为钱钟书助手的意愿之外,还附寄了一篇题为《谈古文的标点、注释和翻译》(后由吕叔湘推荐发表在《中国语文》)的论文,纠正上海古籍等出版社的注本错误,并分析其原因。同时信中还列举了侯外庐、周振甫两位的错误。

钱钟书收到信后,对刘世南的学殖非常欣赏。他虽然不同意刘世南拜师、当助手,但积极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推荐名不见经传的刘世南。

高一肄业的刘世南,为何能让钱钟书仅凭一封信与一篇论文便积极向社科院等单位推荐?

1923年出生的刘世南,父亲是前清秀才。他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传统教育,3岁识字,5岁读书,每天由父亲讲解之后,理解性背诵,如此坚持了12年,所涉书目包括《小学集注》、“四书”、《诗经》《尚书》《左传》《纲鉴总论》。

当时家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