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党绪:找到每本书的不可替代性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够触及文本的核心,把这个文本从众多的作品中标志出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1年第27期)

责任编辑:周建平

余党绪

余党绪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注重思考与理性,将这份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带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批判性阅读方法。他用问题标记方向,反复追问,把学生“逼入墙角”的同时,将他们引入独立思考的境界。

南方人物周刊:你每次在整本书阅读里给学生提出的探究性问题都是提纲挈领的,能让学生顺着这个问题触及这本书的思想内核。你的提问一般会从哪些方面考虑?

余党绪: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够触及文本的核心,把这个文本从众多的作品中标志出来,要找到这本书的不可替代性。这本书成为经典,一定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哪怕两部作品有相似的一面,彼此也不能互相替代。

比方讲《红与黑》,对于中学生尤其不好懂。我把它的独特性总结为“野心与尊严”。这就是表现一个青年野心家,他的野心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得到实现,但与此同时他的尊严不断地遭到挑战和践踏的故事。一个人如果没有野心,过平常人的日子,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冲突。但如果你真的是有野心,而且你还要付诸实施的话,你一定会面对野心和尊严的交战。

《三国演义》我就把它归纳为“野心与道义”,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已经瓦解了,大量野心家冒出来。主公这个阶层的人,曹操、刘备、孙权他们是冲着当皇帝去的,他们的野心非常大。刘备作为一个织席贩履的普通人,想当皇帝,当然要面对更多的社会压力。

这种社会压力我理解为一种道义上的焦虑,每一个野心家都面临道义上的拷问:我凭什么当这个皇帝?刘备他实际上一辈子都在为自己当皇帝的野心辩护,他的伪君子就是为了获取一种称王称霸的正当性,同时他也用这种道义来掩饰或者说战胜自己内心的焦虑。

《红与黑》的矛盾是野心与尊严,《三国演义》是野心与道义,这就是他们的独特性。长篇的整本书阅读就得抓大放小,总结出独特性后,我们围绕这个来设计问题。当然,问题的设计也有很多技术,包括怎么设问,问题分为哪些种类,哪些种类的问题能够解决。

关键性问题有两个特点。第一,要体现这个文本的不可替代性,比方说《三国演义》,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声称‘拥刘贬曹’,可大多数读者读了《三国演义》,不喜欢刘备而喜欢曹操?”换一种问法,我问“有一部小说写了一个人,作者口口声声说这个人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可是你们读了这本书,都不太喜欢这个人,你们喜欢的恰恰是这个人的对手,你认为这是哪本书?”只要一个人读过《三国演义》,他马上就能想到刘备跟曹操。

第二,问题的目的是要驱动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凡是不通过探究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真问题,凡是没有思辨空间的问题都不是真问题。

南方人物周刊:你很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人格培养,但通过阅读,你觉得学生在短期内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吗?

余党绪:现在教育基本上是两套话语体系,一套是素质教育,还有一套是应试教育,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同时面对两套话语体系。《三国演义》讲完,从短期来讲,学生也是有触动的,比如,怎么去阅读文本、不要“标签式”的阅读、要深入理解人物。还有就是对写作的作用,阅读对学生的价值观、语言表达都是有用的,将文学作品的人物事例转化为写作素材,是立竿见影的事。

我特别强调“转化与运用”,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完全摆脱功利,为了涵养性情而读书,怎么可能呢?要让学生知道阅读可以增加他的能力。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