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之路 | 100张中国脸

没有人能说人生只能是这样,只要敢于梦想、付诸行动,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人生之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这样一群有心人,他们突破身体极限,诠释生活的精彩;他们突破科研现状,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这条#突破之路#上,他们身体力行地展现出人生追求永无止境。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1.陈光炅(盲人作家):10年创作数百万字,在文学中寻找光明

失明前,陈光炅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律师,但失明让他不得不改变未来的方向。失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断探寻生命的可能性。直到他开始在黑暗中练习跑马拉松,生活也开始出现转机。随着黑暗中的马拉松跑得越来越顺畅,机缘巧合之下他出版了纪实小说《黑暗马拉松》,讲述自己成为一名马拉松选手的故事。

除了《黑暗马拉松》,他在黑暗中还写过多部文学作品,《奇迹天地》是他以自己为原型来写的第一部小说。陈光炅在文学世界中的探索,让他在黑暗中寻找到这个世界的独特光明。

2.蒋海琦(曾获奥运奖牌的上海水警):巅峰时期退出泳坛,扛起水上救援重任

黄浦江水上巡查警察蒋海琦曾是一名职业游泳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200米自由泳的比赛中,他与队友以出色的成绩拿下中国男子游泳首枚奥运奖牌。

不过,为了追逐儿时的警察梦,蒋海琦在巅峰时期选择退役,加入黄浦江巡警队伍,承担起救援落水者的职责。在警队中,他刻苦提升开船、救援等技术,并充分发挥游泳特长,帮助集体提升水上救援能力。虽无“奖牌光环”,蒋海琦却不忘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3.马隆龙(中国生物质能研究领军人物):耗费半生心血,助力新能源发展和突破

中科院广州分院副院长、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马隆龙长期坚守在研究道路上,为祖国新能源的发展和突破奉献了半生心血。

为了实现生物质的高效转化与高值利用,数十年来,马隆龙辛勤躬耕,不断攻克难关,先后发表论文230余篇,授权专利七十余件。在他的努力下,秸秆(不适当处理就会产生污染)由田间废弃物变成航空燃油和化学品。虽然艰辛,但对于马隆龙而言,为祖国各新能源的发展和突破奉献所有,就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

4.史冬鹏(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职业生涯三次登上奥运会赛场,并在多项国内国际大赛中登上领奖台

37岁的史冬鹏是首任雄安新区体育总会主席。在此之前,他与刘翔一起并肩作战多年,两人是110米栏项目上的中国双子星

10岁进入保定市少年体校到30岁退役投身体育建设,史冬鹏参加了二十多场大型赛事,跑出了1319的最好成绩,斩获了不同赛事的冠亚季军称号。在黄种人不占优势的田径项目上,史冬鹏不惧艰难持续奋斗20年,亲身诠释了努力才是衡量一名运动员是否优秀的标准

5.王智伟(伦敦奥运会男子50米手枪铜牌获得者):多次代表祖国站上世界领奖台,为山西省射击运动项目培养新的神枪手

一路走来,射击运动员王智伟多次代表祖国站到世界领奖台上,让人们看到了他在赛场上的从容不迫,听到了他在赛场上打出的每一发枪声。与此同时,他更是一名情系家乡的“神枪手”。担任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射击队总教练的他,默默地为发现苗子、培养苗子、发展山西省射击运动项目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王智伟说:“小时候,家乡培养了我,我现在回来培养后备力量,是理所应当。”

6.徐恭义(中国首位约翰·A·罗布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设计的桥梁成为中国建造的技术名片,让世界同行看到中国工程师的创新贡献

徐恭义,中国中铁特级专家,大桥总设计师。他在中国山水间架起一座座大跨度的桥梁,澳门西湾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每一个响亮的名字都代表着他的心血。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悬索桥、斜拉桥刷新了许多世界纪录,让世界同行领略到中国桥梁的设计水平与技术实力。

2018年,徐恭义获得具有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约翰·A·罗布林终身成就奖,同年还获得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国际成就奖,两项大奖他都是中国获奖第一人,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7.张梁(登山探险家):完成“14+7+2”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的中国第一人

在过去的近20年里,攀登者张梁从国内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开始,陆续攀登了珠穆朗玛峰、马卡鲁峰、干城章嘉峰、安娜普尔纳峰、乔戈里峰等令人望而生畏的全世界著名的148000米以上山峰。36次攀登,登顶雪山25座。

2005到2008年,张梁先后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20186月完成登顶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成为实现“14+7+2”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的中国第一人。

8.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近几年,郑永春在大中小学做科普报告两百多场,听众达数千万人次,撰写科普文章两百多篇,著译《飞越冥王星》《太空地图》《火星零距离》等十余部科普图书。

他是全国十大科普人物,2016年,他获得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郑永春认为,只有更全面地理解自然,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就是我们做科研的目的。

9.张宇识(演绎跨界科普的青年科学家):脱口秀式科普,让科技知识更接地气

一面是说学逗唱的脱口秀达人,一面是研究微电子数年的理工博士,“85”后小伙张宇识一直游走在这两个看起来完全不搭界的角色之间。他创新科学脱口秀的新型科普方式,推动科技知识传播。

多年来,他努力平衡科研与脱口秀的时间与精力,不论在舞台上,还是实验室里,都丝毫不马虎。大多数时间,他孤军奋战,探究如何以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话术,将专业知识变得更接地气。虽前路茫茫,张宇识却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