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家”的一点 ——读《一器一物》有感

瓦,“家”的一点

——读《一器一物》有感

本文入选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初中组二等奖,作者是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的王莹妤同学,指导老师:杨丽。

雨打青瓦,枯笔飞白。

在这本《一器一物》中,有的是老器物。无论是大腹便便的粗瓷碗,或是坚固耐用的食盒,亦或是光滑直顺的擀面杖,都被我们定格在往昔的记忆里,安放在时光一隅。或许是对江南一带白墙黑瓦的执着,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瓦”。

书中是如此描写瓦的。“泥土做成的瓦,除了固有的坚强,也有几分柔情、几分风韵。那一层层,一排排的瓦笔走龙蛇般自在坦荡、浑然天成,犹如鱼鳞般绵密。也似刺绣般精巧细腻。”在深圳有一些老城区,那屋檐上就铺着红色的砖瓦。经历了数载的风吹雨打,原先亮丽的艳红早已褪成桃粉。就像幼时天真烂漫、热情似火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位稳重却不失俏皮之感的少女。若到了下雨的时候,便听见“铛铛”脆响。飞溅的雨珠,像极了国画中的枯笔飞白。在这摩肩接踵的楼栋间,留下一个罅隙供人们喘气儿。

作者还说:“在我看来,一片瓦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瓦代表了家,它是“家”这个字上的那一点。它覆盖在房顶上,日日夜夜,遮挡风雨兼美化房屋。与炊烟一样,一顶完好的瓦屋顶,代表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无论是袅袅的炊烟,还是长着葳蕤嫩草的青瓦,只要有一样在,家人就在。瓦仿佛就是扩音壁,任何细小的声音击在瓦上,都会被弹到人耳里。在这来来往往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它在默默挽留一方天地的渺小声音。它放大了雨声、花开的声音、太阳升起的声音。它好像分得清世间的喜怒哀乐:专门放大那乐,一家的欢乐能被它传千里;专门屏蔽那哀,所有人从喉咙里发出的哀叹都被它像花一般采撷而去,甚至自己都来不及听到自己的叹息。在它的眼里,万物的喜怒哀乐都是花一般的珍贵。只不过,它将新生喜悦之花向宇宙宣告,将泯灭痛苦之花留在环环相扣的缝隙间。

如今,带着瓦的房屋已经少了。城市中心的高楼万丈,鳞次栉比,在炽热的阳光下闪着晃眼的白光。如今,家人一起悠闲自得地坐在一起谈天的机会也少了。每当我在深夜完成作业时,抬头望向对面的灯火阑珊,只看见一个个孤零零的LED冷光在黑暗中侧影翩跹。我会想起,姥姥姥爷在老家独自面对偌大而空旷的房子时那眼神中的落寞。假期回去时,他们见到我们时那发颤的嗓音,使出浑身解数将美味的饭菜送进我们唇齿间的热切,都会让我暗自神伤。要知道,老家的炊烟,只有当我们回来时才会袅袅升起啊!但是,在陌生城市单打独斗、在快节奏中生活的年轻人,只要回到家人的怀抱中,便卸下所有的防备,与灯光一起躺在家的温馨里。往日所有的不如意,便也在这一刻消弭于空气中。回到家,自己就不必以手为伞,遮挡风风雨雨。回到家,自有一顶坚固的苍穹罩在心尖上。瓦少了,但瓦也没有少,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成为撑在心尖上无形的伞。看不见的瓦,易碎,但足以让我们感到慰籍。

瓦是什么呢?大概就是家人用双手织成的大网。那么这张大网,就名为“温情”。

“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家是由横梁立柱支撑起来的,是因悲欢离合丰盈起来的。而生命里的那些经历,就是用砖砌起来的城墙,最后在上面加一个“点”,也就是瓦。让我们在这座城墙里,反复咀嚼过往深邃的感情。

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就像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家。而这“家”的一点,便是瓦。

2021年,南方周末报社着力打造“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旨在立足机构媒体的优势,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推出面向青少年、教师群体的多元化阅读推广举措,让阅读流行起来。
 
9月至11月, “阅读新火种”开展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鼓励更多学子领略优秀著作的魅力。目前征文评选已结束,欢迎进入“语你共进”专区了解更多获奖作品:http://www.infzm.com/content/203395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