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至浅,情至深 ——中国传统文化之含蓄美

言至浅,情至深

——中国传统文化之含蓄美

本文入选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初中组二等奖,作者是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的卿晨同学,指导老师:詹滢。

近日重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偶然间发现文中的父亲只说了四句话,如下: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

那时他们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父子之间又有隔膜,父亲说“不必难过”,不仅是一句普通的安慰,更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察与关怀,盖“一枝一叶总关情”。下一句出现在父亲决定亲自送儿子时,“他们去不好”,那怎样才好呢?父亲没有说“我去才好”,为何不说呢?大概是儿子已经长大了,而他还把儿子看作需要呵护的小孩。这种情结是极柔软的,是内心深处的,父亲含而不露;再者,怕儿子嫌自己“迂”。这是多么有分寸的话啊,饱含了对儿子的理解与真挚的关爱。

“不要走动”则更进一步,表露了父亲对儿子如对孩童般的叮咛。而“进去吧,里边没人”,不正是父亲的不舍,“一步一远足难移”吗?同时,儿子目送父亲走出去,正是“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此时作者心中必定已生感伤之情,因为他目送着父亲,直到看不见,进去坐下时,眼泪已经流下来了。

由于中国传统的“父为子纲”,父子之情大多不是亲亲之爱,而是掺着敬畏与淡漠的,甚至是隔阂与冲突。但是出于人性的温暖并且深沉的父爱是永存的,子对父的爱也是不会消亡的。当我们明白了父母的苦衷,在离别之后的不眠之夜,回忆相处时父母的话,发现能记得的所剩无几,体察到言语背后难言的挚爱、伤感、体谅甚至小心翼翼,这些情感会长存于心间,我们会从中品出许多深意。父母之含蓄,含的是什么,蓄的是什么,我们在话里话外反复品味,一次一次地流泪,一次一次地微笑。我们会觉得它们很美,美得无奈,伤感,而又温暖。

不仅父子之间有这样的含蓄,古代青年男女之间也有。我们来看《蒹葭》,这是一个青年男子在河畔对“伊人”的追求。草木依依,白露未晞,景之美已写出三分人之美,更写出了这位青年远远看见“伊人”在水一方时的欣喜;他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写尽其执着与热忱;而一个“道阻且长”,不正表达着“恨天不与人方便,难消遣,怎留连,有几个意马心猿”的焦躁、急切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一往情深。

再看这位伊人,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似乎难以猜度她的心绪。其实不然,“只这脚踪儿将心事传”,她在这青年从“溯回”到“溯游”时,她才从“水一方”走到“水中央”。只有那一步远,分明可与那青年打个照面。她这里“慢俄延”,其实心中有意于这青年。怎奈何男女有别,咫尺天涯,只好慢慢走,避开他,又不忍离去。真是个“二人心相印有口难开”!这样的文字,把许多心事藏于其中,含之蓄之,待我们解之,不亦妙哉?

这样含蓄,还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李易安,有“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的渔家女,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城畔人……美丽的情思含而不露,直到蓄满心房,才微露意,这样的美久远绵长,而又直击人心。

不论父子还是青年男女,他们的情或苦或甜,他们都含之蓄之,不直白吐露。为的是什么?为了把自己的情感交付给一个有情人,一个解语人,即使等的很久很久。为的是这人间至情带来一种别样的美,深深浅浅的,明明暗暗的,而有情人抑或解语人,当寻寻觅觅。

2021年,南方周末报社着力打造“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旨在立足机构媒体的优势,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推出面向青少年、教师群体的多元化阅读推广举措,让阅读流行起来。
 
9月至11月, “阅读新火种”开展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鼓励更多学子领略优秀著作的魅力。目前征文评选已结束,欢迎进入“语你共进”专区了解更多获奖作品:http://www.infzm.com/content/203395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