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的漫长战事:一亿元捐赠与二十年的争议教育试验

反对者认为,这位留美医生构思的制度,让医生沦为一种简单、呆板、职业发展受限的劳动力。在反对者中最坚定的人看来,捐款彻底暴露规培的“剥削”本质。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2003至2013年,刘进连续10年提交建议,呼吁将规培费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中。那时,他的目标是为规培生争取到每年12万的薪酬。

2020年,丁香园调查3023位参加过规培的医生后发现,八成规培生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接近九成受访者表示,规培生和本院住院医师难以做到同工同酬。

刘进说到了三十多年前在黄石第二医院,那11个烧伤后因感染死亡的患者。末了,他说了一句话:“到基层医院看病的人,也是一条命。”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11日《南方周末》)

发自:成都

责任编辑:吴筱羽 何海宁

华西麻醉第一批规培生李崎成了如今的规培老师,他至今保留着自己的规培记录。 (南方周末记者 苏有鹏/图)

2021年11月第一天晚上,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楼,只有一间教室亮着灯。两名年轻而疲倦的医生,正在尝试说服病人家属终止一场已经开始的手术。不一会儿,谈判陷入僵局,所有人都沉默。

医学院毕业生对死亡的气息早已了然于心。“生命无常”自始至终深藏于成都华西坝这块土地的深处——1905年始建的华西协和大学,正是建于一片荒坟之上。但在这里度过五年生涯的医学生不敢宣称,自己能掌控一场关于生死的谈判。大家一致认为,这应该是在工作中学会的技能。

这天夜里,教室中的医学生都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面对病人家属的逼问,他们言辞晦涩、神色慌张,与真正的医生相距甚远。

这是一堂情境模拟课堂,而他们正处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称“规培”)阶段。

规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医生临床能力而进行,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为主要内容。

2000年,在北京医学界已颇有名气的医生刘进,举家搬迁,加入华西医院麻醉科,开始招收规培生。此后多年,他一直推动规培在全国落地,连续十年在全国两会上建言。

2021年9月27日,65岁生日当天,刘进再为这项事业加码。他将一笔一亿元的科研转化奖金捐出,用于设立华西医院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不料,对于这一举动,一方面是舆论叫好,另一方面却引来不少医学生甚至医生的谩骂与讥讽——由于推动规培落地,刘进早已成为医学生的“公敌”。反对者认为,这位留美医生构思的制度,让医生沦为一种简单、呆板、职业发展受限的劳动力。在反对者中最坚定的人看来,捐款彻底暴露规培的“剥削”本质,“活儿被规培生做了,刘主任才有时间去科研攻关。”

不少人才注意到,关于这项医科教育改革的争论,已有二十年。

“不是医学教育不行”

在遥远的1993年,没人会在一间教室里讨论终止手术的沟通技巧。

一个将影响医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在这一年出台。卫生部以《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形式,提出规培理念。

刘进刚刚结束在美国的学习,回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他怀揣着一个来自西方的医学教育计划,试图解决一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如何提高医生的临床能力?

1980年代初,刘进本科毕业后进入湖北黄石第二医院工作。一次,当地的加油站起火,医院收治了11个烧伤面积在70%以上的患者。医院建立临时抢救病房,又安排刘进单独值守。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即便有部队医院的介入,11条人命依旧在刘进眼皮底下一一逝去,“没有能力啊,束手无策啊。”刘进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道。

那时流行的培养模式是“师徒制”,每个刚入职的医生会跟着一个老医生。“师徒制”却有一个致命缺陷,在医生能力普遍较弱的情况下,老医生的水平依旧堪忧。刘进期待着老医生回天有术,但“基层的老师们努力过了,没办法,他们当年也没有好老师来教”。

1984年,刘进进入阜外医院麻醉科攻读研究生。

他的博士生导师徐守春曾在一次采访时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医科)专业化太早,多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已经不适合和平年代医学的发展”。刘进前往美国深造前,徐守春嘱咐,“去考察一下为什么美国的临床医学比中国做得好。”

1993年,归国的刘进有了自己的答案,“不是医学教育不行,是缺少一个制度,一个规范化培训”。在美国,医学生平均要给26家医院投递简历,获得参加3到8年规范化培训的机会,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