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弭:美国华裔政治新势力打破“模范少数族裔”偏见?

如吴弭这样的新一代美国华裔正在进入政坛,他们努力摆脱传统华裔家庭教育的束缚,突破个人成长的惯性,以打破西方主流社会长久以来为华裔群体塑造的“模范少数族裔”神话:高分书呆子,对政治冷感,从不惹是生非,对不公保持隐忍,“出人头地”的路径明确而单一——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这类体面、高薪的专业人士。

现在,他们渴望或正在成为美国公共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责任编辑:周建平rwzkjpz@163.com

2021年11月2日,美国波士顿,吴弭向支持者发表演讲图/人民视觉

“有天晚上,我儿子问我:男孩子也可以当市长么?”

“我说当然可以,过去一直是,将来也会有。但不会是今晚。”2021年11月2日,一身红裙的吴弭满脸喜悦地站在庆祝她当选为波士顿市长的演讲舞台上,向支持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清秀的面颊露出两个小酒窝。

这是这位36岁华裔女性政治家的个人专场、高光时刻。“是的,今晚我们要好好享受胜利。但是,明天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她笑着对媒体说。

她是马萨诸塞州首府历史上第一位女市长、第一位有色人种市长、第一位亚裔市长,也是美国东海岸第一位亚裔女市长。

事实上,自九年前踏入政界以来,这位年轻的华裔移民二代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纪录。

“华裔模范生”的样本

如果不是23岁遭遇的一场家庭变故,吴弭原本要完成的人生剧本清晰而简单——拿高分,进名校,成为一名工作体面、高薪的专业人士。

她在芝加哥长大,属华人移民“二代”。祖父母籍贯北京,外祖父是广东人,外祖母是四川人。后来,他们一家定居台湾。

吴弭的父亲是一名化学工程师,1982年被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录取为研究生,于是携年轻的妻子到美国留学。但夫妻俩初到美国的几年,几乎不怎么会说英语。因此,身为长女的吴弭从四五岁起就开始做父母的翻译,帮助他们与各种政府机构打交道、填写各种表格。

和所有华人家庭一样,吴弭的父母对子女的学业要求极高——据她的妹妹谢瑞尔(Sherelle)说,父母鼓励她们培养广泛的爱好,但不允许学而不精。当然,这种爱好里绝不包括政治。

她的父、祖两代经历过战争的颠沛流离和台湾戒严时期的政治高压。于他们而言,政治是一只危险而恐怖的怪物,总是伴随着饥荒和腐败。1980年代吴弭的父母踏上异国他乡,就是为自己的下一代谋求远离这种恐惧的平安幸福。

吴弭的中文名“弭”,在中文里有平息纷争、收敛、顺从之意。在她记忆中,家中饭桌上从来不谈论政治和时事新闻。“我后来才意识到这是我父母刻意为之的。”直到进哈佛大学念书,她都不清楚自己的政见是什么,究竟该投票给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在所有人眼里,这位吴家长女是华裔模范生的一个完美样本:自小学业出色,从不惹是生非;到高中时,她参加各种大学预修课程,加入数学小组和护旗队,并在学术评估测试(SAT)和大学入学考试(ACT)中获得满分。在巴林顿高中毕业典礼上,她作为共同致词代表,以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中的一段钢琴独奏博得了满堂喝彩。

2003年,吴弭以优异表现获得全美总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经济学系。

2007年从哈佛毕业后,她在既定的专业型社会精英道路上继续奋进——她被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录取。BCG被公认为“面试第二难”的公司,员工薪水加年终奖待遇全球排名前列,是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牛津等名校毕业生趋之若鹜的雇主。

顶级名校毕业、顶级咨询公司的职业起点,一个既定的华丽人生剧本正在为这个22岁的华裔女孩徐徐展开。

吴弭和家人庆祝当选波士顿市长图/人民视觉

人生的洗礼:“政治是很要紧的东西”

2008年,正在波士顿工作的吴弭接到来自芝加哥的急电,是她16岁的大妹妹打来的。电话里,妹妹焦急地说:“我们需要你,马上回家。”她们的母亲敏玉精神崩溃了。

事实上,在吴弭读高中期间,她的家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