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奶奶团”

骗子提供“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对老年人打感情牌。反诈怎么做得比骗子更得人心?“奶奶团”发动老年志愿者,给同龄人“一对一”地现身说法。

刚开始对外说出自己的受骗经历,奶奶们有一个普遍的顾虑——害怕遭儿女冷眼。她们要么瞒着儿女,要么说自己没有被骗这么多,只是宣传需要。

奶奶们熬过了受骗后那段最为灰暗的日子,又通过反诈寻回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生活。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2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谭畅

(农健/图)

“27万、78万、104万”,头发花白的赵银光叹了口气,摇摇头,眉头微蹙,表现出悔不当初的样子。这不是大型拍卖现场的喊价,只是赵银光报出她率领的一群平均年龄64岁的老人曾被诈骗的金额。

在山东济南,“泉城金融卫士志愿者宣传团”的两百多位团员里头,近三分之一都曾遭受诈骗,团长赵银光被骗了104万元。为防止更多人受骗,她们组建了志愿者宣传团,走街串巷宣讲反诈知识。团员中有九成是老年女性,人们称之为“反诈奶奶团”,或者叫她们“复仇奶奶”。

2021年11月9日,经过媒体报道,“反诈奶奶团宣传4年挽回800万元”冲上热搜。在后来的媒体视频采访中,有团员称她们成了网红,不知“网红”为何物的赵银光接话:“什么,我不姓王,姓赵。”她把“网”听成了“王”。

在“反诈奶奶团”的故事里,骗子的开场白似曾相识,着了小便宜、失去大本钱的受骗情节也大体相似。独特的地方在于,奶奶们熬过了受骗后那段最为灰暗的日子,又通过“复仇”——反诈宣传——寻回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生活。

甜头与苦果

对于为何会受骗,赵银光总结为:退休十五六年了,失去了对新事物的敏感,不懂金融知识。

赵银光80岁,发白的短发下隐隐地透出些青丝。她个头不高,但在合照里总是站得最板正挺直的那一个,有股精神劲儿。2004年,赵银光从企业的管理岗退休,没闲住,很快开始上老年大学,张罗各种志愿服务。

2015年底,从老年大学上完课,一帮同学在路上走着,有人喊前头有个公司在酒店开讲演会,“咱去听听吧”。

会场闹哄哄的,具体是什么业务也没听清楚。但大家一块喊口号的时候,赵银光听清了,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看着一屋子坐得满满当当的老年人,她有些激动,“坐不住”“想着我也能挣钱”。会议散场,留下手机和名字还能到门口领小礼品,大概是五六斤重的地瓜。赵银光挺高兴。

没两天,电话就打过来了,说在哪儿哪儿还有一个讲演会,“有小礼品赠送,数额不多,赶快报名”。赵银光又去了,领到一份挂面、10个鸡蛋。再往后,赵银光还领到过山药、洗衣液等各种小礼品。最大的一场在山东最好的礼堂——珍珠泉大礼堂。

业务经理介绍,他们是五百强企业的济南分公司,主营汽车租赁,如果投资购买他们的金融产品,每个月利息是12%,“生日的时候还给你大蛋糕”。赵银光一想,银行定存利息最高5%、6%,现在人家能给12%,而且当月返利,一年还本。她第一回投了5万元,三个月里“利息”准时到账。尝到甜头以后,赵银光又往里投了二十多万元。

到了2016年8月,和赵银光对接的业务员说,她快升职了,但是业绩不够,如果能再入账两百万元业绩,就能当上主管,想让赵银光给帮帮忙。

这个姑娘二十多岁,大学刚毕业,工作勤勤恳恳,对赵银光特别好——上楼夹着赵银光手臂,下楼也担心她摔着,到什么地方都记得给她递水。知道赵银光喜欢组织大家跳舞,姑娘主动帮忙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