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养老:更适合农村的养老方案?

在2020-2050年间,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一直高于城镇。到2035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将提高到37.7%,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进一步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

目前农村互助养老主要定位为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临时帮助。在课题组调研的37个农村互助养老典型案例中,开展文化娱乐、上门探望服务的达到100%,但是生活照顾类的仅有70.3%,康复护理类的仅有10.8%。

如果没有互助养老模式建立信任网络,市场养老很难在农村发展。农村养老观念不同,对于外来的养老市场资本会有一定排斥,大部分在农村的养老院都由本村或者邻村、邻镇的人员建立,“都是跟本村有一定关系的”。

责任编辑:谭畅

2021年9月15日,江西遂川,雩田镇塘背、彭汾村老人们在“互助之家”里拉琴、唱歌。近年来,遂川县采取“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建立了218个“党建+互助之家”。 (视觉中国/图)

在吉林省松原市杨家村,全村三百多名中青年外出打工后,老人们留守家中。51岁的杨家村妇联主席张春玲带头,自2014年组织起22人的志愿者服务队,给60岁以上的老人们收拾屋子、洗被褥、擦玻璃等等。有时候,也帮老人们在园子里做些收割,帮助买些日用品。

志愿者的年纪在25岁到58岁之间,以当地的妇女为主。如果老人是失能、半失能的状况,有事可以随时打电话,让志愿者上门。志愿者服务一个老人按小时计算,村里给予一定的补贴。

这种基于传统乡土社会守望相助的养老方式被称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2021年12月8日,国内首份聚焦这一模式的《中国农村互助养老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华北电力大学老龄科学与政策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老龄科研基地),基于2017-2020年对北京、上海、河北等9省市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状况实地调研完成。

在报告课题组看来,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有现实的迫切性。根据2020年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2020年中国乡村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23.8%,比城市高出8.0个百分点。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预测,在2020-2050年间,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一直高于城镇。到2035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将提高到37.7%,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进一步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发布这份报告,就是希望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推动农村互助养老,“使这项适合中国国情、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养老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实施、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