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南青:推动个人减排数据标准化

消费端减排潜力巨大,但面临的困难也十分突出,排放源众多且分散、排放数据难量化、减排政策难触达。要真正释放消费端的减排潜力,首先需要解决个人减排数据标准化问题,为以后的碳普惠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涉及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除了推动供给端的生产方式进行绿色转型外,倡导消费端的个人生活方式绿色低碳也极为重要。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升级,意味着消费端的碳排放总量巨大。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发电端占比约47%,消费端如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占了53%

巨大的排量总量也意味着巨大的减排潜力。

然而,与生产端不同的是,要推动居民个人减排、凝聚减排合力面临诸多困难。首当其冲的是个人减排数据的量化问题。排放源众多且分散、减排数据不易获取、已有的可供记录个人减排数据的APP又存在标准不一以及重复计算的问题,这些都增加了个人减排数据量化的难度。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南青指出,减排数据量化是支撑形成碳普惠市场的基础,是个人参与碳交易的前提。而只有在倡导的基础上,辅以可能的市场化激励方式,消费端的减排潜力才有可能被真正释放。因此,推动消费端减排必须解决个人减排数据的标准化。

减排数据难量化

南方周末:从减排结构看,当前我国消费端面临的减排形势如何?

蒋南青:目前消费端的排放量已经占了全国总排放量的一半。短期内,随着最终消费支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比的增加(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54.3%),消费端的排放量也会持续增加。因此,消费端的排放问题值得重视。

但是消费端排放的特点和工业端的企业耗能不一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排放源分散且数量众多、排放量难以量化;二是面对亿万消费者,宏观的减排政策很难触达。这就导致在消费端很难向工业端那样,通过碳市场的方式对碳排放进行有效的管理。

南方周末:面对这些问题,当前有没有一些实践探索?

蒋南青:探索是有的。最近几年,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有一些创新举措。在市场方面,很多消费互联网企业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比如支付宝、美团、滴滴等与居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APP都推出相关应用或功能,引导个人减排。相对而言,衣食住行中,“绿色出行”做的是比较好的。因为出行的数据比较规范,容易量化处理。

多地政府也为引导个人绿色消费进行尝试,比如武汉的“碳宝包”、深圳的“碳账户”、成都的“碳惠天府”。这些产品通过碳积分的方式鼓励市民开展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或垃圾分类等,都是有益的探索。

南方周末:这些项目首先还是解决减排数据记录的问题,对于数据标准化问题没有涉及。

蒋南青:是的。总体来看,政府端和企业端的尝试各有利弊。

地方政府推出的产品主要是场景不足,因此用户活跃度就会比较低。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产品目前是暂停运营的状态。

企业端的问题主要是各个企业没有打通。用户的碳数据、碳积分只在企业自身的软件系统内,没有与其他企业或应用打通。这就导致出现用户记录在不同APP上的减排数据可能存在重复、用户获得的碳积分分散等的问题,这种交互对用户是不友好的,不利于提升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个人碳账本

南方周末:绿普惠推出的“个人碳账本”是否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它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蒋南青:个人碳账本是绿普惠推出的“碳减排数字账本”中有关个人的碳账本,另外还有企业和政府碳账本。

碳减排数字账本是以中华环保联合会《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导则》团体标准为依托的,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以团标为依托,首先解决减排数据标准化的问题,大家使用统一的标准来计算减排数据。然后我们建立了一个底层的计量平台,在后端通过和各个企业的合作,把不同平台上的个人减排数据进行登记整理、分类除掉重复计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完整的衣食住行场景中的减排数据。

南方周末:用户在前端能够看到这些数据吗?

蒋南青:我们还没有推出面向用户的APP。碳减排数字账本并不是要用户在我们的APP上进行数据记录,我们是与有场景的企业进行合作,帮助企业建立个人碳账本。在我们的后台可以看到用户的减排数据,消费者也可以在与绿普惠有合作的企业或政府的APP上看到自己减排的全貌。

这是我们的技术路线,如果用户想看到的话从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具体落实,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需要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起城市的碳账本。因为后期需要建立碳普惠市场,让个人的碳数据最终能够用来交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消费端的碳普惠市场毕竟和国家现行碳交易市场不同,它不是强制性而是自愿性的,所以更需要构建联盟,更需要合力,任何一方是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的。

南方周末:碳积分、碳币这些激励措施的成效如何?如何更好激励个人开展碳减排?

蒋南青:碳积分或碳币只有能够参与市场交易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目前常用的“积分兑换”的激励方式效果并不明显,通常积分兑换的商品或服务价值还是比较小。

从总体看,消费端的排放量大、减排潜力也很大。但具体到个体,减排量相对还是比较微小,又很分散,所以就没法在现行的碳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未来个人碳普惠交易市场的建立,在积分的基础上,还需要探索更多样更有力的激励措施,比如深圳对碳积分进行免费停车的奖励,成都可以用碳积分抵消交通罚分,这些都是比较稀缺的资源,激励力度会大些。

推动碳减排在社区落地

南方周末:个人碳账本的技术路线是否可以用到家庭、社区?

蒋南青:技术上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并没有必要专门建立家庭碳账本。因为消费端减排的最小单位是个人,这个人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区,或者在单位,我们进行标签分组就可以。记录减排数据是从激励的角度考虑,鼓励个人的绿色低碳行为。

如果是从推动零碳社区的角度看,那么建立家庭碳账本更多需要从排放量考虑,就是先计算清楚每个家庭单元的排放数据,这样才能为减排提供参考。家庭的排放数据涉及的内容就更多些,不仅包括家庭中的个人行为,也包括建筑、设备等。

南方周末:南周正联合相关机构起草零碳社区建设的团体标准,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蒋南青:编制社区层面的标准很有必要。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单元,而城市是消费变革的重点,毕竟人口和消费是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的。制定统一标准,有利于推动形成共识,避免不同标准、不同指南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推动碳减排在社区的落地。

我觉得标准制定后的应用很重要。零碳社区标准可能更多是要构建起一套指导性、评判性的指标,在具体落地应用时,涉及不同的减排问题,比如建筑节能、垃圾回收等,还是需要和专业机构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