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之年度特稿写作:《回家》

在众多地震报道中,《回家》的与众不同,只是在提醒一个常识,普通人的情感悲欢,才最容易打动普通人

责任编辑:邓科 郭力 助理编辑 陈军吉

《回家》

◇记者:林天宏、贺延光◇《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28日

致敬理由:8万多人的生死劫难中,有一篇讲述寻常百姓故事的《回家》,是幸运的;但只有这么一篇,却是令人遗憾的。

在大部分媒体耽于信息快报和面上悲壮的渲染时,以8000字的篇幅聚焦一个寻常“草民”的悲欢,已足显情怀,回归最纯粹的寻找好故事的冲动,收获了好评。

客观而言,《回家》并没有精到的谋篇布局,亦没有文字的匠心考究,记者只是以第一人称出场,以类似手记的风格,娓娓道来,只见朴实的行文,真实的细节以及于无声处情绪的淡淡流露,却引起了读者最真切的共鸣。

在众多地震报道中,《回家》的与众不同,只是在提醒一个常识,普通人的情感悲欢,才最容易打动普通人;亦提示新闻从业者另外一种可能,在国内新闻专业主义日受推崇的当下,一些超越新闻固有形式,最朴实直观的记录也能带来深刻的感动。

对于报道的作者,还应持有另一份嘉许:在触目皆是新闻的震区,能够克制住求大求全的报道欲望,反躬常人,孤注一掷于一个看似普通故事的决心和一究到底的沉着。这亦是精准判断力和内心自信的体现。

网络编辑:莫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