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解读碳中和①丨技术准备好了,市场呢?

碳中和行动的“先立后破”。

责任编辑:戴春晨

编者按:

2021年,极端的暴雨和干旱显示气候变化的威力,也告诉我们城市生活没有那么美好。

面对全球最大的环境威胁,中国许下碳中和承诺,也为城市发展套上紧箍咒:GDP与碳排放脱钩。这将掀起一场城市变革,一场改变每个人生活的变革。

抓住碳中和“元年”的尾巴,唯一的城启动“城市韵绿”栏目。我们关注城市的碳中和行动,发掘政策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观察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2020年9月,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时之间,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碳中和的热潮。

会议碳中和了,商场碳中和了,互联网企业也要碳中和了。其中多少是名副其实,多少是公关行为,看客难以分清。

但最起码表明,碳中和这事,深入人心。不管懂不懂、是不是,碳中和这个热点值得“蹭”。

要知道7年前,我国就提出了碳达峰的目标,但当时大部分企业没把气候行动视作“企业责任”,在社会责任报告里也没有碳减排的一席之地。

而从2021年来看,2030年、2060年就是不远的未来。不到10年内,先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紧接着30年内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这个时间窗口远短于欧美国家,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还要再迈上新台阶,挑战之艰巨不言自明。

箭在弦上如何发?

对此,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近期围绕我国碳中和目标及城市的气候行动,专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灿。王灿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与政策、环境—能源—经济系统分析、低碳技术与政策综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灿用四个字概括碳中和行动,“先立后破”。

“我们要先立足新的发展方向、新的产业结构,再由市场竞争逐步把原有的高碳排放淘汰掉。”在王灿看来,碳中和之路其实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这个目标也没有那么可怕。“碳中和目标并不是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的目标,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已经存在了。”王灿说。

目前,部分碳中和技术仍在研发阶段,部分有待推向市场,部分已应用于日常生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邓丽萍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