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画的是彩虹,绘的是希望

多年以后,孩子们汗水与泪水交织的种种情形,仍深深印刻在王涵心中,带来弥足的感动。

2017年北京市合唱节上,燕丹彩虹合唱团从一众金帆团体中脱颖而出,摘得了第一名的辉煌荣誉。评分揭晓的那一刻,被幸福击中的感觉让王涵有些恍惚,直到家长和老师们簇拥着送来鲜花,与孩子们紧紧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位农村学校校长才确定眼前不是梦境。

此前,这支来自昌平区燕丹学校的合唱队伍,曾在申请北京市“金帆”称号时两度碰壁。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燕丹学校毗邻北京市三个城区,但近不在中心、远不至边陲,南边紧邻最大的居住社区天通苑,独特的地理圈特点,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三百多名学生汇聚于此。复杂多元、差异巨大,是这所小学显著的生源特征。

除此之外,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等方面也同样捉襟见肘,面对校际差异难以追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阻力,学校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困难但正确的路。

美育,让艺术抵达乡村

一直以来,如何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都是横亘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端与供给端的矛盾,使受教育的美好愿望演变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入学焦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呼声在当下教育领域尤甚凸显。

然而,比起实现义务教育普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持续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这一美好愿景的背后,不仅需要教育体制的逐步改善,政策的引领推动,也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大众层面的理解和支持,以科学的认识和共同的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建立规范化的学校标准,成了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随着标准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统一的学校标准仅仅只能解决硬件设施上的规范,不但无法对学校成员认同的校园文化,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规范,反而容易造成“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

如何在推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向公平和有质量的“优质均衡”转轨,同时避免走向扼杀创造力的平均主义?发展特色素质教育,成为解题的关键之一。

在这一方向上发力的“乡贤”中,燕丹学校校长王涵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让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前,很多人认为艺术是专属于‘贵族’的,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去学习。区域经济发展不均的确让城乡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有所差异,但是音乐无国界,对音乐的热爱更是没有区域和身份的区别。”

在王涵看来,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合唱艺术能启发孩子们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想象力,提升孩子们综合审美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这些,都是孩子们受益一生的素养。”从此,发展合唱艺术,培养一个优秀合唱团的想法在她心里萌了芽。

要争“帆”,更要扬帆

有了目标和方向,“燕丹彩虹合唱团”的航船开始扬帆远航,但横渡沧海的路途总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合唱团成立之初,王涵和其他老师不得不面对艺术教师不均衡、学生水平差距悬殊的现实难题,甚至还要在部分家长的观念上做足工作。但随着建设工作的推进和合唱团自身影响力的提升,更多的家长自发参与到团队建设的工作中,如今,进入合唱社团已经成为燕丹小学很多孩子的梦想。

对于两次“申帆”的失败,王涵坦言在内驱力上有一点受阻,“但短时间就又振奋起来,因为我鼓励教师,金帆只是一个荣誉,我们开展合唱不是为了争帆,而是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教育的价值。”

“申帆”未果,王涵和他的队伍决定把重点放在“扬帆”这条更长远的路途上。经过不断尝试,他们决定向外聘请专业教师,既能让孩子们接受更专业的训练,又可以借此机会培养自己的教师团队,不失为一条合唱团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在合唱团逐渐成熟以后,燕丹学校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班级合唱比赛,王涵对此很是欣慰,“合唱团的孩子不仅担任着班级合唱的主力角色,也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即使是较为害羞怯场的孩子,也在‘一个不少,人人上台’的氛围下被带动起来。”

这缕自由蓬勃的艺术之风不仅在燕丹校内流动,也吹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由于彩虹合唱团多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2017年,昌平区成立校际合唱联盟。燕丹学校摇身一变成为“盟主”,在校际举办合唱比赛切磋交流,还邀请兄弟学校在新年音乐会上同台演出,带领优秀教师赴联盟学校进行指导,积极助力兄弟学校合唱艺术的发展。

从合唱团开始,燕丹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枝叶逐渐丰茂,舞蹈、绘画、创意美术、剪纸、泥塑、书法、戏剧、摄影等艺术社团百花齐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符合自己爱好的兴趣班。“原来教室里没有空调,两个小时训练下来,孩子们衣服都湿透了,但是他们依旧坚持着,没有喊苦喊累。”孩子们饱满地学习热情让王涵相信,艺术没有边界,只要热爱便能开花结果……

事实上,“热爱”里的确迸发着令人惊讶的力量与勇气。2018年世界合唱节上,燕丹彩虹合唱团一举拿下世界最高级别的“A级合唱团”称号,令在场所有人为之沸腾。孩子们取得的一项项成绩,让艺术只属于精英圈层的刻板印象不攻自破,也向世界证明了乡村美育的力量。

生命教育,反哺教育生命力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老师马修用合唱改变了一群“边缘儿童”的命运。他用一场爱的施行向观众表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影片之外,关于“爱”的教育正在用不同色彩的音符,撼动着一颗又一颗柔软的心灵。

教室里,一首《小别离》看哭了合唱团所有的队员和家长,这是即将转走的孩子为打大家创作的歌曲。好在,分离并没有阻碍这份爱的延续,许多老队员毕业、转走时选择留在合唱团参与演出,友善向上的氛围更不断激发着孩子们的创造欲:有家长原创,孩子们学唱录制的《逆行天使》,也有为期盼冬奥会有感而作的《漫天飞花》……音乐串联起的情谊和默契,早已成为孩子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美育带来的旖旎色彩,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以从指尖流淌到心田肆意绽放,这条为孩子们铺就的彩虹之路,同时也填补着燕丹学校艺术教育的空白。面对乡村学校面临的“生存危机”,作为美育典范的燕丹学校,也正为我们打开一个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新思路。

“双减”政策下,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学科的知识学习,也关注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减”在学生,“加”在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框架,同时对学校的育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所定位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学校,“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光荣绽放”是燕丹学校的初衷,也是方向。从孩子到教师,甚至教育自身的发展,如何在“生命活动”的实践中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让每个人通过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是他们不断反思的问题。未来,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正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他们在家庭背景、经济水平、家长素质方面水平不一、学习成绩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是我希望他们通过在燕丹学校六年或九年的学习,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成长,人格的健全。”

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们拥有更好的学习资源,燕丹学校花足了心思。除了自身建设和校际力量、家校共识上的凝聚,燕丹连结彩虹公益基金会的平台,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学习、展示、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们更多地投身到公益活动当中,在艺术教育的同时培养社会参与主动性。

个人、家庭、学校的力量不可或缺,政策吹来的东风更为乡村教育提供了一大助力。早在2015年,国务院便将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的决心写进了《意见》,并逐步落实推进。借助区教委组织的校际合唱联盟、北京市“回天计划”等项目,燕丹学校不放过每一次提升教师和孩子们学习交流的机会,扎实地开展着各项活动,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成长机遇。

------

对于美的探索,人类从未停下脚步。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也曾呼吁:“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我想,也许暂时他们的学业成绩赶不上城镇的孩子,但通过生命教育的润泽,他们形成了友善、坚韧、自信、乐观的品质,在离开学校之后,这些品质已经内化到生命里,在通往未来人生的道路上,他们一定是成功的。”

而今,如王涵一样的“敲铃人”,正遍布在祖国的每个角落,为深处大山里、乡村中的孩童敲响希望的铃声。歌声与铃声相映成趣、充满生气,把孩子们汗水和泪水交织的故事,编织成一曲如歌的行板缓缓淌入心间。

当孩子们数次站在舞台上绽放光芒,默契在他们的眼神与嘴角之间传递。“求真、向善、和谐、至美”的校训正如信条一般,成为燕丹学校老师和孩子们心照不宣的追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