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虚拟人

虚拟人更可控,不“塌房”,且商业报价仅为明星的十分之一。

制造虚拟人分为三个步骤:造人、育人和用人。如果打造一个超写实虚拟人需要三个月,那么一个普通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仅需不到30天。

“如果虚拟人的流量不够真人好,或者生产成本比真人高,那么是没有优势的。”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发自:上海、广州

责任编辑:张玥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清华大学首位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 (清华大学官网/图)

“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2021年的最后一天,已故歌手“邓丽君”身着天蓝色旗袍在江苏卫视跨年晚会出现,演唱了一曲《小城故事》,歌声依然婉转如夜莺。

节目报幕条上,邓丽君的名字旁写着:虚拟技术呈现。还原邓丽君形象及音色的公司数字王国在微博上表示,此次呈现邓丽君的虚拟人技术也曾在电影《复仇者联盟》中赋予角色“灭霸”。

2021年至今,虚拟人正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包括虚拟偶像洛天依、超写实虚拟人AYAYI、虚拟美妆博主柳夜熙、万科虚拟员工崔筱盼、湖南卫视虚拟主持人“小漾”。他们没有实体,通过全息投影、AR直播等显示设备出现。

这些虚拟人或是作为人类的分身,或是凭空而造;形象或是二次元风格,或是真人写实风;存在状态或是静态,或是动态。

到底什么是虚拟人,业内还没有就其定义达成共识。宽泛来讲,虚拟人没有实体,但具备拟人化特征,比如人的外观、特点、行为,甚至是交流能力。

虚拟美妆博主柳夜熙的抖音视频。 (抖音视频截图/图)

赛道成型

虚拟人的概念最早是在医学领域出现的。

2001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上,42位中外学者讨论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技问题”。早前,美国科学家联盟(FAS)提出了“数字人计划”。

不过,当时的会议报告显示,学者们所言的“虚拟人”还是“人体几何三维模型”,目标是实现人体结构的精确模拟,与当下“虚拟人”的内涵差别较大。

虚拟人概念从科学探讨走向公众视野,泛娱乐产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7年,日本推出了初音未来,这是第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二次元虚拟歌手。初音未来是以雅马哈公司的一款歌声合成技术及配套应用软件VOCALOID为基础开发的音源库。目前她的官方设定形象是戴着耳机、青色双马尾长及脚踝的美少女。

到2012年,上海的一家公司也以VOCALOID为基础打造了中国的虚拟歌手洛天依。洛天依同样是二次元风格少女,特征是灰色长发和绿色瞳孔。

初音未来、洛天依的主要受众为二次元爱好者群体。大约十年前,热爱动漫的季宇峰在上海举办的漫展上接触到初音未来,“当时她特有的声线、纸片人外形,加上众多制作精良的歌曲,使我变成了她的粉丝。”他说。

投资机构创世伙伴合伙人聂冬辰关注虚拟偶像已有四五年。聂冬辰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以初音未来、洛天依为代表的虚拟偶像,当时的主要变现手段是演出,商业场景没有特别创新之处,商业化程度不高。

“初音未来的孵化逻辑其实很难被复制,一家公司也许只能做出一个初音未来。”万像文化创始人夏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万像文化是一家虚拟内容平台型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