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戴从容:如果没有理解《尤利西斯》,争议就将永远存在
“把乔伊斯视为爱尔兰的鲁迅,我是很赞同的,因为他们都探索国民性,要为自己的民族去锻造良心。”
“他不仅仅是在内容上要让我们对人性更加包容,对文学更加包容。同时在形式上,在语言上,他都要让人能够看到星星,看到更多的世界。”
责任编辑:刘悠翔
1993年,彼时还在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念研究生的戴从容,第一次读到《尤利西斯》。
改革开放十余年后宽松的文化氛围,让这部“20世纪最重要的英文小说”得以进入中国。1990年代,两个最为著名的中译本——翻译名家金隄的“金译版”和作家萧乾、翻译家文洁若夫妇的“萧文版”——先后问世,轰动一时,成为翻译界和文学界的一桩盛事。
作为研究世界文学的研究生,戴从容最初将阅读《尤利西斯》视为一项任务,“不管是怎样困难”都得读完。同许多普通读者一样,对于这本艰涩的巨著,戴从容有些摸不着头脑。
“虽然我们经历了1980年代,已经介绍了很多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但总的来说,我们对文学的理解还是很传统的。读一部作品首先会关注,用国外通行的话说就是‘agoodstorywelltold’,它是不是把一个故事讲得非常精彩。我要考虑它塑造的人物是不是有价值、生动,会去找主题有没有哲理,或者振聋发聩。”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描述了一个普通的都柏林人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间的生活。乔伊斯将主人公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古希腊神话英雄人物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但布卢姆不是英雄,而是一个浑身毛病的普通人。书中充斥着大量意识流手法,被视为意识流小说的鼻祖。就连中西文化功底颇深的萧乾,1940年初夏在剑桥读罢此书后,也在扉页上工整地写下“天书”二字。
戴从容记得,一开始,她只是坚定地、一点一点把它读完,“这点毅力我是有的”。在读完最后一页的那晚,她合上书本,躺在宿舍床上,光线有些昏暗。突然间,眼前出现的是一幅社会全景,形形色色的人走过,“就像《清明上河图》的震撼效果”。
这改变了戴从容对文学的认识。“我突然间意识到,原来文学还可以这么写,原来我们在读一个文学作品的时候,带给我震撼的可以不仅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主题。那时我还没有完全读出来它的主题,但是那种震撼不可磨灭。它彻底改变了我评判什么是一部好文学的标准。”
戴从容后来成为国内著名的乔伊斯研究专家。她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专攻乔伊斯和西方当代文化研究多年,她的成就之一,是翻译了乔伊斯另一部更为艰涩的作品、萧乾认为“根本不可译”的《芬尼根的守灵夜》。
从2004年后,戴从容去过三次爱尔兰,在那里寻找乔伊斯的痕迹。无论是河边的亚当和夏娃之家,凤凰公园里的惠灵顿纪念碑,还是利菲河上飞的海鸥,都像是书中的场景再现。“当我看到利菲河的时候,整个都柏林的熟悉感一下子就回来了。”
这与戴从容对《尤利西斯》的评价不谋而合。在她看来,在“天书”“禁书”等标签之外,《尤利西斯》更像是一曲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颂歌。乔伊斯颇具先锋意识的探索勇气,也影响了之后一百年的许多重要作家。比如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等。
2022年2月2日,是《尤利西斯》出版百年纪念日。
“乔伊斯的战争”
南方周末:《尤利西斯》在今天都被视为一本门槛极高的小说。一百年前,它对读者来说应该也是很先锋,甚至冒犯的。在乔伊斯所处的时代,这本书的出版都遭遇了怎样的阻力?
戴从容:其实乔伊斯出版的作品主要有四部小说,最后一部《芬尼根的守灵夜》出版时,他的名声已经奠定了,之前三部的出版都是非常非常艰难的。
比如说他的《都柏林人》出版,很经典的故事,就是他被一个一个出版商拒绝,有的出版商都已经印刷好了,结果又焚毁了,因为里面有污言秽语,对国王、宗教不敬的话。当时爱尔兰是一个挺保守的国家,没有完成现代化。就算《尤利西斯》后来被美国、英国接受,爱尔兰还是没有对他解禁。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也是这样,一开始没有多少人关注。但是乔伊斯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就是他很坚持,很自信。当时庞德让叶芝推荐一些爱尔兰诗人,乔伊斯那时已经写了《室内乐》这些诗歌,叶芝就把他推荐给了庞德,乔伊斯在寄诗给庞德时,把《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一并给他了。庞德看了之后非常欣赏,推荐在刊物上连载,这样乔伊斯才引起人们关注。
《尤利西斯》也是这样,一开始也是庞德帮助乔伊斯,连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陈晓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