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梦想向未来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决赛现场,李珊珊后空翻两周完成平衡木下法,落地纹丝不动。那一刻,她是笑容灿烂的平衡木公主。李珊珊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北京的大街小巷最抢眼的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十四载时光流转。电视机前,看着中国冬奥代表团走进北京冬奥主会场,这位奥运冠军激动依旧。此时,她是为冬奥金融服务默默耕耘的中行人。

李珊珊在平衡木比赛中(图/新华社)

2022年1月,第一次跟车进驻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支行,坐在大巴车的最后一排,梁佳的视线模糊了。这一刻,他终于圆了服务奥运的梦想。梁佳情不自禁地哼起这个冬天最时尚的旋律——“一起向未来”。

十四年时光闪回。在得知自己无缘服务北京奥运会后,梁佳这名刚刚入职的大学生倍感遗憾。“3930”,这个数字他记得清清楚楚,这是2008年中国银行奥运服务保障的总人次。

或开心、或伤感,或振奋、或沮丧,承载着李珊珊、梁佳们的奥运情缘,也映射出中国银行,这家具有110年历史的金融机构,跨越近20载春秋,砥砺奋进、面向未来的“双奥之路”。

一场妙不可言的缘分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自此,中行与奥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段同行的历程中,有一位特殊的见证者。

2008年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李珊珊正和队友们在奥运村参观。路过中国银行营业厅时,大堂经理孙婧认出了她们,热情地打招呼,递上水将她们迎了进去。

平均年龄17岁的体操队员们被中国银行奥运系列信用卡上福娃迎迎帅气洒脱的鞍马动作所吸引。经过孙婧的介绍,她们办理了人生中第一张信用卡。

“这张带有奥运标志、值得纪念的信用卡伴随我去到世界各地各种赛场,仿佛也成为一路伴我成长、陪我披荆斩棘的幸运卡。”李珊珊说。

后来,李珊珊和孙婧逐渐熟悉了起来。体操国家队队员平时训练繁忙,孙婧常会在周日开车接上她们到行里办业务。多年后,李珊珊回忆:“正是因为这样的服务,这样的奉献精神,让‘中国银行’的品牌深深烙在我心里。”

2017年5月24日,退役后经过学习深造的李珊珊,走进澳门地标式建筑中国银行大厦,正式成为中行的一员,奥运冠军、中国银行在她身上结缘。

缘分还在延续。不到两个月,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成为国内第一家“双奥银行”。

“对大多数运动员而言,既参加夏季奥运会,又参加冬季奥运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如今却在我身上成为现实。”李珊珊说。

2008年,她在北京奥运赛场上拼搏夺冠;如今,她与千万中行人一道,在冬奥金融服务的赛道上加油向前。

一张奥运信用卡,一份贴心的服务,成就李珊珊与中国银行的缘分,也延续着她与奥运的缘分。而中国银行的开放基因、跨境优势,以及对卓越服务的追求,也使它成为服务北京冬奥的“不二之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银行员工为境外客户提供服务

北京奥运期间,中国银行打造了一支备受赞誉的奥运保障团队,实现了“服务零投诉、业务零差错”的佳绩,兑现了对北京奥运“无与伦比”的承诺。

对于本届北京冬奥会,中国银行再次提升自我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高水平精英队伍,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以高水平金融创新,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为成功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金融力量。

一个心心念念的梦想

对一些人而言,北京奥运是一场光荣美好的回忆;对另一些人而言,北京奥运也是一份耿耿于怀的念想。

2008年的梁佳,作为一名中行新人,遗憾无缘奥运服务团队。他不甘心,多年来,收集了不少打着奥运和中国银行联名logo的纪念版银行卡、存折、存单,些许能弥补未曾服务北京夏奥的遗憾。

14年来,梁佳在张家口分行多个机构、岗位工作,机缘巧合间,终于在不惑之年再次等来了与奥运亲密接触的机会。

张家口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的举办地,赛时共产生51枚金牌——巧合的是,这个数字,恰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获得的金牌总数。设在山地转播中心的支行性质更是特殊。冬奥期间,这里面向各国媒体记者,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世界焦点。

在这样的重点区域服务,对于梁佳这位银行“老人”,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2021年初,奥运筹备工作开始运转,中国银行金融服务团队也开始了选拔、面试、培训。

“所有人都在报名”——对于已经走上支行领导岗位的梁佳而言,要重新静下心来进行长时间脱产培训,要把英语重新捡起来,要和一群“95后”甚至98、99年的“小朋友”竞争,他要过心理关,更要过技能关。

梁佳把常见用语写成了随身携带的小卡片,随时拿出来念叨,不断反复,“就好像达芬奇画鸡蛋一样”。读顺了,日常交流的词汇和句子便成了脱口而出的“本能”。学会了一句就再把下一句抄下来,循环复始。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弥补遗憾的机会,”梁佳说,“无论是我们这些‘老人’,还是年轻员工,都在为服务好冬奥持续加力。”

三期二十多天的培训,英语口语、外币、VISA支付、疫情防控、奥委会运行机制、冰雪文化、冬奥会历史、金融业务理论及实操、服务礼仪等等,都被写进培训课表。

在培训讲师团中,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培训中心主任周跃武让人印象深刻。作为服务2008年奥运会的亲历者,周跃武在课堂中分享了自己伴随火炬传递的故事。

火炬传递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具体体现,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一个接触奥运会、感受梦想的机会。当年,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运行团队沿着古丝绸之路,跨越世界五洲四洋,途经48个国家,在19个国家和地区、21座城市进行了火炬传递,历时33天。

与圣火同行,周跃武全程参与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多视角见证中国银行的“奥运情缘”和“奥运故事”。在他三个小时的讲座课程里,学员们没有一个人起身,没有人在教室进出,似乎生怕错过了哪句话会觉得遗憾。

每天晚上八点,一天的培训课程结束,仍有很多人不愿离去,练到机房熄灯、安保“赶人”才恋恋不舍离开。

扎实的培训,意在完善的服务。

“三个赛区、一个标准”,这是中国银行此次对冬奥金融服务的承诺。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冬奥村,中国银行全覆盖布局机构。200多名精兵强将、5个网点、4个自助服务区,确保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优化冬奥账户服务、结售汇、跨境汇款等业务流程,确保金融服务方便快捷;28种外币现钞服务、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自助外币兑换服务,95566客服提供9种外语咨询服务,金融服务全面贴心。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中国银行员工为境外客户提供服务

数字人民币试点是本次冬奥金融服务的一大亮点,软钱包、硬钱包两种数字人民币纷纷亮相。软钱包,就是客户借助手机完成账户开立、充值、消费、注销等操作;硬钱包,就是实体钱包,采用双离线“黑科技”,无需电力与网络,即可供客户随身携带并使用。在北京和张家口地区,中国银行已打造4万余个受理场景,全面覆盖境内外客户“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元需求。赛时,客户可在冬奥区域内中行网点、签约酒店办理硬钱包,尽享安全、便捷的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

“有些参加过2008年奥运会服务的过来人打趣说,我们这次装备精良,‘鸟枪换炮’了。”梁佳笑呵呵地说,“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做好服务的关键,还是在人。我们一批批中行人服务奥运的目标其实很简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和梁佳一样,延庆冬(残)奥支行马路遥对服务冬奥也是向往已久。2008年夏天,高考后不久,他收到了首都经贸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欢喜之余,在北京大街小巷充满奥运氛围的暑假,他心心念念着自己何时能成为奥运志愿者。

2012年,中国银行百年华诞。这一年,大学毕业的马路遥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中行员工。入行后,他听到了无数个有关服务奥运的故事,羡慕和钦佩的同时,心中更多的是向往。

“在中国银行成立110周年之际,有幸成为一名红线内服务者,我觉得这是冥冥中的缘分。”谈起自己被确定为冬奥服务人员以来的感受,马路遥充满自豪,“开始是激动和兴奋,后来感受责任重大,现在看到我们精心服务后客户脸上的笑容,很有成就感!”

一种接力与传承的情谊在周跃武、梁佳、马路遥三个人之间生长起来。同样的热情、自豪与担当,让来自不同年代的中行人,因为同一个“奥运”主题产生了连结。

一条卓越服务的“赛道”

在冬奥服务筹备过程中,梁佳感同身受的,是机构内部咬合紧密的协作链条,是和衷共济的团队力量。

一件小事成为他挥之不去的记忆。初到山地转播中心,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各种设备需要调试。其中,为了确保与中国银行总行冬奥赛时指挥中心以及各家冬奥支行之间的会议联络,安装麦克风、准备备用麦克风,属于规定动作中一个极为基础、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工作。但是,一位上了岁数的信科部门同事,虽然早早把“记得换电池”提醒了好几遍,却依旧不放心。一天内,上山下山往返三趟,愣是亲自把麦克风安顿好才觉得心里踏实。

“梁佳们”的全心付出,只是中国银行践行冬奥服务承诺的“冰山一角”。携手北京、携手“双奥”,中国银行提供的不仅只是卓越的现场金融服务。

从国家速滑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到延庆冬奥场馆、张家口崇礼古杨树场馆群等冬奥核心场馆建设项目,再到京张高铁、延崇高速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背后都有中国银行的支持。自2017年成为冬奥官方银行合作伙伴以来,中国银行已经针对性核定授信近500亿元,累计投放超过200亿元。

从北京、河北,到黑龙江、吉林、新疆,中国银行的金融支持覆盖十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当地冬奥冰雪项目保驾护航,核定授信总量超过600亿元。

从丰富多彩的冬奥预热活动,到国际冰雪赛事和大众冰雪体验项目,从开展“南客北滑”,到提升“上冰雪,找中行”的广泛共识,中国银行时时刻刻都在为推动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贡献金融力量,让冰雪文化传承绵延——气势磅礴的大国理想,与对每一缕平凡烟火气的关注,正在开阔的格局与视野中体现国字号银行的情怀和担当。

2021年3月在河北崇礼举行的中国银行VISA信用卡杯超级定点滑雪公开赛总决赛

2021年8月17日,中国银行授予谷爱凌“中国银行全球冰雪推广大使”,邀请她共同宣传北京冬奥,期待她作为“中国银行梦之队”成员,以冬奥会上的优异成绩和精彩表现,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中国银行形象代言人谷爱凌

本届冬奥会,“中国银行梦之队”不负众望,谷爱凌收获两金一银,隋文静、韩聪在平昌冬奥会银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勇夺桂冠。他们与那些争金夺银、奋勇拼搏的中国运动员一道,点燃了国人热爱冰雪、参与冰雪的激情。

“追求卓越”,是一代代中行人的“座右铭”。在卓越服务的“赛道”上,他们你追我赶。正如奥运健儿,不断在赛场上超越自我。

冬奥会期间,中国银行的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得到多方赞誉。2月1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一行到访中国银行崇礼支行冬(残)奥村金融服务区,对中国银行一直以来支持奥运表达衷心感谢。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一行到访中国银行崇礼支行冬(残)奥村金融服务区

2021年7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投票表决,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巧合的是,几乎同一时间,中国银行发布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卓越服务、稳健创造、开放包容、协同共赢”的价值观与奥林匹克新格言遥相呼应,异曲同工。

回望历史,百年奥运,百年中行,总在某些时间节点不期而遇,共同见证着中国的崛起,民族的复兴。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的前身《星期报》发出“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100年后的2008年,当萨马兰奇先生接过中国银行发行的编号为002008的港币和澳门币奥运纪念钞票,并将其永久珍藏和陈列于位于瑞士洛桑乌希湖畔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时,百年中行,见证着奥运携手中国,共建同一个世界,共赴同一个梦想。

1912年,中国银行在上海成立,以“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的理念,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金融业救国图存的宏伟历程。

110年后,当中国银行以“双奥银行”之名,再次踏上服务北京冬奥的新“赛道”时,百年奥运,见证着中国银行承载世纪辉煌,踏上面向未来的崭新征程。

“百年风雨过,赤心未蹉跎。”从夏到冬,跨越时空,一个繁荣、和谐、自信的中国更加从容地走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践行者,向推动者、引领者不断奋进。

“万物正当春,你亦正少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脚步从未停歇。站在110年新起点上的中国银行,正以唯一“双奥银行”的新身份,以“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担当,回应着新时代中国铿锵有力的鼓点,向着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的新愿景勇毅前行,为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拼搏。

2月4日,北京鸟巢,冬奥之火熊熊燃起。这天,春天的气息悄然而至,希望的火种继续向未来传递。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但中国银行与奥运的故事,还在继续。

伴随着神州春天的朝阳冉冉升起,中国银行,将以110岁的崭新风华,奋进百年路,梦想向未来!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