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不主动,城市如何更新?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

城市更新中社区力量的缺失。

责任编辑:戴春晨

正如人上了年纪容易生病,房子也是。

房子庇佑着小主人从婴孩长成大人,自身也到了需要修修补补的年纪。陈年污垢堵住下水道,新增电器不断加大电线负荷,电梯老化面临大修,老人增多急需适老设施。

老房子所在的老城区,也随着城市经济重心的转移而日渐衰败。

对此,中央相关政策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约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

改变已经发生。2019-2021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4万个,惠及居民2000多万户。北京望京小街、广州永庆坊、成都猛追湾,一批城市更新项目优化的城市空间,已成为当地人日常交往活动的热门地点。

令人遗憾的是,改造和更新所倡导的“居民自愿、各方参与”尚未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其所需的大规模资金从何而来仍是难点。

对此,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王世福,谈谈城市更新的动力和挑战。王世福教授曾主持了广州、佛山、东莞等多个城市的规划设计项目,如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规划和南华西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王世福认为,居民的自主更新意识是城市更新的动力。不过,当前社区力量缺位是城市更新的重大缺失。

他希望,借着城市更新,培育出社区共同感,以带动居民形成自主更新的习惯。同时,制度不断创新满足城市更新需求,使城市更新能够常态化。

以下是访谈内容:

安居需求催生城市更新

南方周末:城市更新,如何向大众介绍这个概念,能否提供一个通俗又不偏离学术轨道的说法?

王世福:对市民来说,如果把自己的物业或者说自己居住的小区——学术上我们叫人居环境或者建成环境——当作对象的话,城市更新就是如何使我们的建成环境永远保持高的品质,永远保持功能上是好用的,情感上是满意的或者有温度的。

这不难理解。买新房装修好入住,或者老房子翻新后入住时,你高不高兴?如果我们的房子能永远保持跟新房子一样的品质,会不会满意?

像肯德基或麦当劳这种连锁快餐店,员工每天都要打扫卫生、保持干净。家里其实也要,厨房用完很脏要清洁,但有些家庭不一定能做到,因为总有人会有懒惰心理。实际上有些物品或空间,一周甚至一个月不清洗,质量(或环境)就容易受损,使用寿命也就缩短了。扩展到一套房子,甚至一座城市也是这样,日常不用心保养,容易老化、衰败,产生各种问题,以致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那其实,使我们的建筑物及其环境设施永远保持最新的、好的、正常的,甚至比较高的品质,保持这种状态的能力,我觉得就叫城市更新。

南方周末:为什么当前要强调城市更新?

王世福:城市更新是在一个比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社会状态下提出的。

现在大家寻求安定状态的需求很强烈。谋求定居,谋求在城市过好日子,稳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邓丽萍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