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共同富裕:历史、远景与示范区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和城市进行的各类“承包制”改革显然与“集体化”存在张力,但共同富裕仍与更为宏大的社会主义道路紧密关联。

刘元春说:“我国推行的共同富裕不是西方社会理解的以再分配为主的社会运动,而是一套制度和政策体系。”

这套指标体系既包括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常见经济指标,也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阅读率等发展指标,还包括转移支付依赖度、养老基金盈余度等反映可持续性的指标。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说得更加具体:“根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国家转移支付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教师医生编制等资源要素,破解公共服务、资源要素供给与常住人口规模不匹配问题。”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何海宁

2020年8月14日,从空中俯瞰杭州富阳红旗村稻田画。 (视觉中国/图)

2021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变为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诸多信号显示,共同富裕被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并作为串联历史与远景的脉络。

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围绕共同富裕的建议、提案显著增加——民盟中央等多个民主党派提交相关提案,来自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代表委员也积极建言,内容包括税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法律体系、示范区的授权和试点等。

始于1953:集体化、先富后富、共享成果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布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周年口号。

第38条号召全国农业生产互助组的组员们和合作社的社员们,“团结一致,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增加收入,争取共同富裕的生活”。

据中央党校教授曹普考证,这是“共同富裕”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报刊上。

共同富裕在这一年提出并非偶然。中共中央在1953年底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让个体农民通过互助合作的办法,实现生产集体化,一步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

彼时,农村土地改革刚刚完成,大量贫农刚刚分到土地,此时向社会主义过渡,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将个人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共同富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教育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而提出来的概念。”曹普解释。

1953年底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写道:“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不难看出,共同富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语境中与“集体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到了后来的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和城市进行的各类“承包制”改革显然与“集体化”存在张力,但共同富裕仍与更为宏大的社会主义道路紧密关联。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谈到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一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