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如何运用多种手段维护他们的利益?

在2008年,对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和驻外使领馆而言,孟买恐怖袭击案还算不上中国人海外安全状况中最棘手的事件。

责任编辑:邓科 李小鸣

■ 编者按 这是南方周末第四次发布年度的中国人海外安全报告。每年编制此报告时,中国人海外受袭、遇难、受伤的案例令人震惊;而其中本可避免的伤害、损失,更令人痛惜。此报告发布之际,中国海军开始在亚丁湾为我国商船护航,这是中国政府保护国人海外安全的最新重大壮举。而学者们也提出建议:成立我们自己的风险评估咨询公司,甚至成立我们自己的海外保安公司。 

2008年12月27日,我海军护航舰艇编队舰上官兵和特战队员进行联合反海盗演练。 图/李唐

2008年11月27日清晨,印度孟买,泰姬玛哈酒店金龙中餐厅的大厨史希林像往常一样送女儿出门上学。前一天晚上,有人告诉他“外面打枪了”,他觉得这在孟买稀松平常,没当回事。甚至,睡前他还喝了点酒。

但走到酒店一层,史希林突然踩到一摊血上。他意识到不对,慌忙拉着女儿向外跑。眼前来了几个黑衣黑头套、全副武装的大汉,这是印度反恐警察部队,那时他才明白,“出大事了”。

身后,一名西方女子光脚从楼上跑下,一面还在哭泣。

前一天夜里,孟买遭受连环恐怖袭击,至少188人死亡,313人受伤。当史希林稀里糊涂被警察解救到安全地带时,还有5名中国公民被困在泰姬玛哈酒店和奥贝罗伊酒店中,此时的驻孟买中国领馆则正在紧张地联络救援。

然而在2008年,对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和驻外使领馆而言,孟买恐怖袭击案还算不上中国人海外安全状况中最棘手的事件。

非传统安全问题格外凸显

2008年1月,韩国利川一冷冻仓库发生爆炸,12名中国公民遇难,1名重伤。

3月,一香港旅游团在新西兰奥克兰市发生车祸,游客4死1伤。

5月,南非开普敦数家中国人经营的商店遭打砸洗劫,财产损失严重。

8月,中兴公司的2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边境遭塔利班武装分子绑架。

10月,中石油9名中国员工在苏丹遭绑架。最终4人获救,5人遇难。

此外,还有在泰国的中国游客被迫滞留、中国渔船在索马里海域遭海盗劫持、加沙战火中新华社办公室被击中,等等。在2008年,中国人海外安全案件此起彼伏。自从2006年起,相关部门每年处理的领保案件都超过了3万起。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2008年1至11月份,我国公民出国已达4200万人次,“而随着出去的公民、资金和项目的增多,伴生的风险也在增加……我们面临的海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魏苇说,相比以往,2008年海外安全案件更加复杂,在战乱冲突风险等传统安全领域之外,恐怖袭击、索马里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格外凸显,而安全案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大大增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研究中发现,由于非传统安全问题大量涌现,海外中国企业和公民面临的袭击由经济因素向政治因素转化,这也使得问题解决更为棘手。“但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你不可能回避,因为回避的政策不利于‘走出去’的总体思路。”李伟说。

企业与个人责任

据统计,截至2008年11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71.3亿美元,同比增长42%。日益壮大的海外中国员工队伍也成为了中国人海外安全的重要载体。

华为内部刊物《华为人》曾有文章说:“我们有员工在国外遭歹徒袭击;半夜歹徒破门而入拿枪顶着我们的员工进行抢劫;在一些国家,我们有70%的中国籍员工得过疟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傅小强说:“企业不能只管赚取利润,出了事就往国家身上推。”

外交部领保中心的吴健也指出,有的企业搞“小聪明”,是让领保工作者最头疼的事。“我们要维护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形象,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有很多情况是,我们的企业不占理、违法了,还要我们尽力维护他们的利益,让我们感觉工作会很困难……”

“一旦犯事,要受驻在国法律制裁,而使领馆没权调查,”中国驻孟买副总领事王振华说,“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求对方依法办事、提供人道待遇,等等。”

专家和外交官们还建议,了解并尊重当地的习俗、宗教信仰。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孙士海指出,在巴基斯坦,甚至有中国商人将按摩保健的人带过去,那些正统的穆斯林,是非常反感这些的。

对于海外中资企业,傅小强还建议,劳务承包项目应当在当地做一些惠民的事情。比如,尽量雇一些当地人,用简单有效的办法让当地人得到一定实惠,营造有利的小环境。 

孟买营救,“警察开枪怎么办?”

在李伟看来,诸多海外安全问题中,恐怖袭击隐蔽、突发,却又无法回避。孟买恐怖袭击正是此类问题的一个样本。

2008年11月26日晚,刚到孟买泰姬玛哈酒店四天的中国厨师翁卫东目睹了恐怖一幕:恐怖分子冲进餐厅,子弹迸射,身边的泰国主管应声倒地。

翁卫东躲进酒店3层的一间办公室,躲在办公桌后,发短信、打电话,几乎花光了手机里的500卢比,才与中国驻孟买总领馆取得联系。

孟买领馆副总领事王振华回忆说,当他们想尽办法通过印度警方把翁卫东救出来后,“他脸色发白,手还在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中国驻孟买总领馆已经向媒体和外交部公布了应急求助电话,其中也包括个人手机号码。王振华副总领事说:“领馆接到了三百多个电话……手机得连着电源打,拿在手里都发烫。”

最终,困在酒店里的5位中国公民,其中包括2位香港商人,都与领馆取得了联系。

一对被困的夫妇一度着急想自己冲出去,领馆工作人员只好通过电话反复劝说他们要冷静:警察分不清平民和恐怖分子,开枪怎么办?

工作人员一面催促印度警方,一面每隔15-20分钟就要安抚被困者的情绪:“趴着不要动,你们的电话都告诉警方了,如有人敲门,只有说出你名字跟电话号码才可以开门……”

泰国包机,“此事办得好!”

2008年11月25日,泰国民盟领导的示威者占领了曼谷国际机场,而近200公里外的乌塔堡军用机场几乎成为了疏散外国游客的唯一路径。

28日上午,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报外交部,请国内派飞机接返中国公民。外交部立即召开部级协调会议,与民航总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协调,决定派出商业包机。而当晚7点,《新闻联播》就播发了相关信息。

统计游客信息、协调不同航空公司之间的机票价格、处理已购机票、外航机票的兑换等工作,都是非常复杂的挑战。采访中,外交部官员们多表示,国内航空公司很“讲政治”,非常配合。

据中国驻泰使馆领事参赞高振廷介绍,那时的乌塔堡机场“像战乱大逃亡”,距机场三四公里处,车就已经全部塞住无法行进。中国驻泰大使张九桓等使馆工作人员只好步行前往看望机场的中国公民。

机场内人山人海、混乱不堪,当一百多名中国公民见到大使,并得知已在协调下买好机票,很多人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这是我多少年来第一次听到大家自发喊‘祖国万岁’了!”高振廷说。

从11月29日至12月2日,中国派出12架包机飞赴泰国,安全接回3400多名滞留游客。外交部领事司领保中心的吴健认为,成功来之不易,因为此次包机是在“思想准备不特别充分的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协调”的结果。

据悉,此次包机行动得到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赞许,批示称,“此事办得好!”

“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

在泰国包机事件中,中国驻泰大使张九桓称,做领事保护工作,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再过激的言论,都要耐心听,周到服务。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旅客的不理解之下,有使馆官员在报告中曾写,“我们这些年轻干部有泪在没人处流”。

不难看出,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和驻外使领馆努力做着尽量细致的工作。外交部2008年举办了“海外安全宣传月”,向公众发放上百万册《中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指南》和宣传折页,与媒体合作制作二十余次海外安全宣传节目,并发布四百余条《出国特别提醒》。

在2008年1月,有5名中国公民在南非误食毒蘑菇中毒,2人死亡后,外交部的出国提醒甚至包括这样的内容:“遇不明植物千万不可胡乱食用以免危及生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领事保护还是一种传统化的机制手段,不能祈求领事保护解决所有问题。“境外安全风险应该是重在预防和防范”,李伟说,“政府在当前的机制运作下不可能大包大揽所有的安全风险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应对,而非防范的机制……”

此外李伟还提出,海外公民安全保护机制应当更法制化一些,“热情很高可以办很多事,但是不能只靠热情,机制需要按照更法制、规范化的角度来建设……而这不是说靠一两个专家学者的呼吁、靠一两个部门的努力就能完成的。”

新亮点:军舰护航

除应对恐怖袭击,史无前例的“政府出面协调、商业包机运作”从泰国接返游客,以及协调派军舰赴亚丁湾护航、打击海盗,也都是2008年海外安全领域的新课题。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还特别介绍,针对我国船只在索马里海域频频遇袭,“多次协调有关各方派军舰赴亚丁湾为我船只护航,为今后研究运用多种手段维护我国家利益打下基础”。这也是今年领保工作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个亮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傅小强说:“欧美国家在海外公民安全保护中都有军队从中发挥作用。”他举例介绍,美国就有自己的保安公司,其保安实际上好多都是退伍的特种兵,作战能力、应变能力、对公民的保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到当地购枪,并且也是平民,不是军队,没什么敏感性。根据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现实情况,傅小强认为:“中国传统的战略思考和束缚较多,比如说‘不向外派一兵一卒’,等等,但现在提出如何在国际上,在和平状态下发挥军队作用的问题,这需要重新思考。”

李伟在谈到对海外公民安全的保护时,还特别提到,“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正规的,能够在境外做安全风险评估的咨询公司。”虽然国内的保险公司、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但其评估受到其自身业务需求,以及经济利益追求的局限。

李伟介绍,对安全风险的判断不能够简简单单的依靠数据来判断,它还需要有一些经验的分析、评估,最关键的对安全风险的评估。一些海外咨询公司的人员甚至包括退役的情报人员、特种部队人员、资深的外交官,还有安全部门的资深官员。李伟建议,“在时机成熟时,应该扶持或支持一些公司的建立,这才能跟我们国家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国家发表任何的风险评估报告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外交问题和其它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民间咨询评估公司的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为本文提供大量帮助,特此致谢!)

■新闻链接
海外安全六大风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介绍,从威胁源的角度,我们目前面临的海外安全风险主要有六类。
一、冲突与战争。这是最高的风险。一旦发生冲突或战争,任何安全措施都很难避免的,这种区域是应尽量避免去的。
二、恐怖袭击。恐怖袭击直接威胁生命安全,而且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三、有组织犯罪。这种危险可能首先导致经济上的损失,事态恶劣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人员生命的损害。
四、一般性的刑事犯罪。
五、歧视性的政策问题,包括种族歧视或者政治歧视。
六、安全常识问题,比如一些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等等。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