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冬与春

一个民族的最终形成,需要一连串的共同事件。无论是共同的胜利和荣耀,还是共同的苦难和坚持,都会成为民族成员的共同记忆,这也是他们的身份印记。

2022年2月24日以来,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这个冬与春将为乌克兰的共同记忆刻上新的印记。

回溯千年的历史,如果说乌克兰是“欧洲之门”,基辅就是欧洲大门之钥。这把千年之钥的记忆,要从一群北欧强盗讲起。自北欧的维京海盗南下起,有关基辅的故事便进入世界版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2022年3月29日,基辅,民众用沙袋将奥丽哈雕像及其他历史建筑围起来,以防这些文物在冲突中被毁坏  图/人民视觉

第聂伯河上的维京王公

860年6月8日,一群维京人沿着第聂伯河南下,横渡黑海,进入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进攻了拜占庭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在劫掠一番后,入侵者于8月4日离开。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大牧首佛提乌把这群入侵者称为“罗斯人”。在瑞典语中,Ruotsi是指“划船的人”。

“罗斯维京人”是一个由来自挪威、瑞典或许还有芬兰的诺斯人组成的集团。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中叶,欧洲进入了“维京时期”。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们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不列颠岛屿。他们曾远赴地中海和里海沿岸,其中一支渡过波罗的海,并远征俄罗斯,到达今天的基辅和保加尔。

佛提乌所说的“罗斯人”,在这个时期征服、控制了基辅城和今天的大诺夫哥罗德之间的东欧森林地区和生活在那里的斯拉夫部落,并建立了政权。代表留里克家族的赫尔吉后被视为基辅的第一位大公。据一位生活在12世纪的基辅修道士考证:公元882年,多个来自北欧的维京人争夺基辅,最终其中一支从建城者“基”的后裔手中夺走了基辅城。

在个人著作《帝国行政论》中,拜占廷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如此描述这群来自北欧的“野蛮人”:在每年11月,首领就会带领所有罗斯人一起离开基辅城,在他们的领土范围“巡视”,向斯拉夫人索要贡品。一些部落会向他俯首称臣并交付贡品,而另一些则会抗争,譬如生活在第聂伯河右岸的德烈夫里安人。这个部落一度攻占基辅,此时却要按人头每年向罗斯人进贡一张貂皮,而且贡赋担子一年比一年沉重。最终,他们奋起反抗。

在首领玛尔的带领下,德列夫里安人杀死了前来巡视的英格瓦一世。然后,玛尔做了一件相当鲁莽的事——向英格瓦一世的遗孀奥丽哈求婚。在乌克兰传说里,奥丽哈有着惊人的美貌。但真正让玛尔垂涎的,是罗斯人的领土,他想通过婚姻,控制并取代英格瓦一世的儿子——年幼的斯维亚斯托拉夫王子。

听到如此羞辱性的要求,悲痛中的奥丽哈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她顺势提出邀请,让玛尔和他的部下来基辅城堡商谈亲事。她设计把他们烧死在来时乘坐的船上,又从反叛部落邀请来第二批求亲者,先请他们去蒸汽浴室里沐浴,说是来客必须沐浴后才能见到她,然后令人用高温把他们烫死在浴室里。如此这般,她一共用计谋消灭了三批求亲者,以折损叛乱部落的精英。然后,她率领罗斯的将士们在战场上与叛乱部落对决,最终镇压了这次叛乱。

斯维亚斯托拉夫王子成年后,从母亲奥丽哈手里接过权柄。他继续围绕着基辅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军事胜利,包括消灭了突厥人建立的哈扎尔汗国,大大地扩张了领土。他的骁勇善战为他博得了“勇者”之称,周边部落纷纷向基辅公国俯首称臣。972年,在一场针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行动后,他在回基辅的路上被黑海大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骑兵杀死。他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最后的维京人”。

他的继承者将在东欧历史上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此后两代基辅王公——“大帝”弗拉基米尔、“智者”雅罗斯拉夫——把基辅罗斯打造成为一个真正的中世纪国家。慢慢地,“罗斯”和“斯拉夫”这两个名词变得可以互换。“罗斯”成为公国全部子民的称呼,不再区别他到底是维京人(王公)、斯拉夫人(受教育的精英阶层)还是本地其他部族。

▲ “大帝”弗拉基米尔  图/视觉中国

弗拉基米尔在第一个十年继续用战争巩固、扩大父祖们留下的疆域,并展现出不同的政治眼光。他通过一番军事行动加威胁等软硬兼施的办法,逼迫拜占庭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把皇妹安娜公主嫁给了他。

拜占庭皇帝和君士坦丁堡教廷都不喜欢和“蛮族酋长”联姻的想法,所以提出的条件是弗拉基米尔和他的子民必须改宗基督教。弗拉基米尔大公欣然接受了。等迎娶安娜公主的队伍一回到基辅,他就移除了斯拉夫人原始信仰的神祇——雷神佩伦的神庙,并让教廷差遣来的传教士为所有基辅人施洗。罗斯的基督教化由此开始,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佛提乌为此派出了他最优秀的学生西里尔前往基辅,并在那里创建“罗斯都主教会”。

凭借这桩政治联姻,弗拉基米尔由此成为该地区政治、宗教和文化第一强国的皇亲,使基辅罗斯从“蛮族部落”之列摆脱出来,大大提升了他的家族和国家的地位。他的选择也将对整个东欧随后一千年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基辅加入欧洲乃至当时世界文明轴心之一——罗马帝国继承人的联盟,并向地中海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敞开大门。

弗拉基米尔也因此博得了“大帝”的称号,而他的儿子、继承人雅罗斯拉夫则有“智者”、“立法者”之名。在位35年中,雅罗斯拉夫为基辅罗斯的文化、国家和民族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古编年史》记载,“智者”在基辅修建了大城堡、金门和圣索菲亚大教堂。人们注意到,他有意效仿君士坦丁堡那些标志性的宏大建筑。学者们认为:“智者”不仅借鉴了君士坦丁堡建筑的名字和主要设计元素,很可能是直接从那里请来了负责的建筑师、工程师和工匠们。

除了城市建设,这位大公还大力推动基辅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古编年史》如此描述道:“他专注于阅读,焚膏继晷”,“召集了许多抄写员,并让人将希腊文翻译成斯拉夫文,他还写作并收集了大量书籍,让虔信者得享宗教启迪,并受到教益。”在他的治理下,基辅罗斯接受并掌握了一种书写文字——“教会斯拉夫语”。这是拜占廷的教士西里尔、美多德专门为斯拉夫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翻译希腊文本的圣经和相关经典并传播到基辅公国及其四周。

在更高文明的“教化”之下,基辅人的原创作品也很快涌现出来。首先是最有条件接受教育的神职人员。雅罗斯拉夫后来任命了本地出生的伊拉里翁为都主教,这位主教写了一部布道作品《律法与神恩训》,这也是目前存世的、最早的斯拉夫语文本之一。在布道中,他对统治者雅罗斯拉夫进行一番大大的溢美,甚至把他和君士坦丁大帝相提并论,理由是他帮助刚刚基督教化的基辅罗斯加入了基督教国家的“国际大家庭”。除了神学作品,到1030年代,基辅诞生了第一部编年史。

此外,雅罗斯拉夫还有“立法者”的美号——他很可能主持编撰了古罗斯第一部法典《罗斯正义》,这是一部习惯法、王公法令和司法判例的汇编,也是古罗斯最重要的法律文献。

基辅成为罗斯世界的文化辐射中心。公国的其他城市也开始纷纷模仿基辅,从今天白俄罗斯的波洛茨克,到俄罗斯境内的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城,从教堂、城市建设到知识和读写能力的传播等等。

在“智者”的统治下,基辅罗斯也正式被其他欧洲基督教国家接纳为群体的一员。雅罗斯拉夫的父亲当年是靠军事讹诈才把拜占庭的公主强娶到手,而“智者”通过外交手段,很顺利地娶到了瑞典的公主,并陆续把自己的妹妹和三个女儿嫁给了欧洲的君主们,因而博得了一个名号——“欧洲的岳父”。他的儿子们也都娶了重要王国的公主。

或许,我们可以从“智者”的女儿、法国王后安娜的婚姻和家书里一窥基辅在当时欧洲所达到的文明水准:她的丈夫亨利一世是个文盲,但她能够阅读和在文书上签名。在给父亲的书信里,她提到她在巴黎的新家,抱怨说“屋宇昏暗,教堂简陋,习俗令人厌恶,是一片荒茫之地”,无法跟基辅相提并论。

“智者”雅罗斯拉夫于1054年去世,遗体被安放在他主持修建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基辅古城门“黄金之门”旁,“智者”雅罗斯拉夫的雕像  图/视觉中国

“二战”期间,乌克兰被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在苏联军队逼近基辅时,智者的遗骨却从大教堂里消失了。东正教大主教在逃离乌克兰时带走了遗骨,并把它带到了美国,战后遗骨一度在曼哈顿现身。有人相信,它如今存放在布鲁克林的圣三一教堂里。

此后数十年里,乌克兰政府多次向该教堂索要“智者”遗骨,但布鲁克林教堂一直拒绝就此事进行任何商谈。布鲁克林的东正教堂出于什么样的心结拒绝归还,当年东正教大主教为何要带走“智者”的尸骨?

这其实和一场对民族身份、历史建构的激烈争夺有关——到底谁才是基辅罗斯的继承人,乌克兰还是俄罗斯?双方都声称“智者”是他们民族在中世纪时期的杰出领袖,并都把他的头像印在自己国家的纸币上。在乌克兰的纸币上,雅罗斯拉夫留着乌克兰式的唇须,是我们在中世纪油画里经常看到的哥萨克军人的传统式样。而在俄罗斯的纸币上,智者则留着和同时代俄国沙皇们一样的大胡子。

1054年“智者”雅罗斯拉夫去世前留下遗嘱,把罗斯国土分封给他的四个儿子。长子继承基辅公国和周边领土,其他几位则各有公国和封地,并宣誓效忠基辅大公。此后数十年,他的儿孙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XM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