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为了更好地活着

他们在这里表达自我,尝试走出封闭和失序的生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静茹

(插图 卢俊杰/图)

伊宁用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陌生的来访者,“你是哪个?”她用重庆话问道。伊宁有些胖,圆圆的脸庞配上蘑菇头,本该很俏丽,可是她没有表情,目光微微凝滞,让她少了很多生气。

他们站在一间社区工作室外,工作室门朝侧面开,隐蔽在几桌哗啦哗啦打麻将的老年人后面,透过麻将桌往外看是车流不息、商铺林立的重庆江北区红原路。上午9点半,工作室大门紧闭,只有一只流浪狗蜷缩在门口的座椅软垫里。

得知对方是新来的志愿者,伊宁放松了警惕,她带着来人绕过麻将桌,从隔壁的老年活动中心拾级而上,穿过一道帘幕进入工作室。

入眼是一间小小的画室,靠墙摆了三张桌子,伊宁熟练地走到最后一张桌前坐好,然后看着桌上的画纸发呆,不一会儿其他座位上的人也来了,各自拿着画笔画画,墙上挂着他们的作品,有的笔触幼稚,像儿童简笔画;有的十分抽象,看不出画的是什么。

坐在伊宁前面的燕平回头问伊宁:“为什么打不通你电话了?”伊宁说:“里面的芯片坏了,刚拿去修。”过了一会儿,伊宁补充:“我爸爸说是因为把手机跟电视放太近了,应该距离60米。”到这里对话开始变得奇怪,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相似的对话重复了三四遍,她们困在这个循环里走不出来。

她们二人,连同在画室里的松松和周元,都患有精神分裂症,画室的另一位常客林丽则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此时她正处于抑郁期,不愿意出门来画画。

这是一间为精神障碍患者开放的疗愈画室,他们在这里画画、表达自我,尝试走出封闭和失序的生活。

“一和”门前搭了一个木棚,上面挂着画室患者制作的手工装饰 (本刊记者 聂阳欣/图)

走出医院

画室从2020年开始进入他们的生活,成立者苏令林原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研究生,成立的缘由要追溯至2016年春天的一个午后。

2016年4月27日,读研一的苏令林在重庆市大学城医院就诊时目睹了一名青年男子跳楼,随着一声巨响,距他几米远的空地上掉下一具人体,变形的胸腔夸张地上下起伏,很快又松软下来。诊室里的护士都上前抬人抢救,要扎针输液的苏令林被撂在原地,他就陪家属一起等,从午后到傍晚,男子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在与家属的交流中,苏令林得知,男子患有抑郁症,出现幻听和幻视,家人带他来医院看病,没想到他从楼上跳了下去。

这件事给苏令林带来很大的触动,连同那名男子母亲的崩溃晕倒、父亲的焦急跺脚,都在他脑海里久久不散。他想用雕塑作品把那天记录下来,还原场景也好,宣泄情绪也好,但手稿怎么画都不满意。他意识到,这是因为他太不了解精神障碍患者。

他找来一些相关的书籍和电影,看完觉得这些作品对精神病人的刻画还是太片面了,他想进精神病院体验生活。找学院开证明、联系医院,被7家医院拒绝后,他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