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逝世八十周年:“人类精神方方面面的观察家”

“他是一位人类精神方方面面的观察家,他的目光敏锐,一个时代的气质、一座城市的气质、一本书的气质,他都真心实意去贴近去捕捉。……当他热爱的这些都被摧毁,那是没有任何其他什么可以替补的。”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灵感取自茨威格的作品。片中的酒店总管古斯塔夫(中)神似茨威格,编导安德森借片中人之口发出自己的喟叹:“他的世界在开始之前已经失落了,他不过用自己的魔力支撑它的幻象。” (资料图/图)

1933年,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纳粹上台。5月10日夜,德国柏林,位于市中心的歌剧院广场(二战后更名为倍倍尔广场)上,八个长达数米的劈柴堆在同时燃烧。两万册被指认为非德意志思想的书籍,包括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布莱希特等人的作品,皆付之一炬。据美国记者伯查尔记录,“在柏林,仅第一批禁销书的作者名单就有4页打印纸那么长,包括160位作家”。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信给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亲爱的朋友,我今天要告诉你,5月10日是光荣的一天,因为我的书在柏林劈柴堆上被焚烧了,就在我曾经当着千人的面做过报告的那个大学面前。”

焚书事件第二年,茨威格离开了奥地利,长居英国。1938年,祖国沦陷后,他失去了奥地利国民身份,申请英国籍,直至两年后才获批。由于希特勒的部队快速西进,1940年,茨威格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绿蒂越过大西洋前往美国,之后移居巴西。

1941年,60岁的茨威格在异乡完成了《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他最初将其命名为《我的三生三世》,暗示1914年和1933年这两个转捩点划分的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

身处“地震的震中”,他记录下个人遭逢的历史事件,由此,十九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社会图景,缓缓展开。与茨威格过从甚密的文化精英,如维尔哈伦、罗曼·罗兰、里尔克、弗洛伊德等人,也在这部自传中逐一登场。

德语文学研究和译介者史行果,曾翻译《昨日世界》,后于2017年、2022年两次修订。谈及此书的表达方式,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昨日世界》虽极为庞杂,审美、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碎片却并不零乱无序,而被编织和展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架多棱镜。茨威格向以刻画人的心灵世界见长,即使在这部非虚构的作品中,个人和社会大众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心态,以及作者本人的心态,也仍旧占据重要地位。”

“出于绝望我写生平的历史……至少我要留下一份文件,写下我们曾相信过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而生活过。今天一份证词比一部艺术作品更为重要。”这份“证词”于1942年茨威格自杀离世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面世。

“这胜利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XM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