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与短缺并存,制造业人才之痛如何破局?| 巅峰讲堂预告

全新一季《巅峰讲堂》强势回归,实力大咖演讲重磅来袭。首期邀请到了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马兆远,与我们共同探讨“中国制造”怎样才能变成“中国智造”。

中国是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目前,由于工人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减少,但新的高端制造业却还没有实现,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期。

“年轻人不想去工厂”、“职业教育有缺陷”、“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华北逐渐东北化”、“智能制造被卡脖子”……

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来到了下半场:

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进工厂,制造业拿什么来吸引人才回流?

“蓝领技工”怎么成为掌握高尖技术的“创新工匠”?

中国的锈带在哪里?制造业怎么实现转型,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后工业时代,中国有哪三大红利?

5月13日,马兆远教授将在《巅峰讲堂》以物理思维和科技哲学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一张切实可行的路线图,以新型工科教育架构为智能制造的人才基座提供全新解题思路。无论是对行业的中观问题,还是对个人成长的微观问题,都能启发幽思、开出新路。

讲师介绍

马兆远—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师从“超冷原子理论之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基思·伯内特(KeithBurnett)爵士。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与设计了中国空间站“天宫四号”——世界第一个空间冷原子实验平台。著有《量子大唠嗑》、《人工智能之不能》。

精彩看点

1、AMRC怎么破解中国智造转型难题?

闲置厂房、锈迹斑斑的设备与年轻人失业现象并存的后工业时代“制造业症候群”,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共同的问题。英国是怎么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通过AMRC把一个城市从锈带区变成了高端制造业聚集的城市?波音公司、迈凯伦等一系列高端制造企业为什么会选择在AMRC周边买地设厂,让周边的就业率从4%上升至86%?

2如何培养面向智能制造的工程师?

为什么说现有的世界大学排名被美国带歪了?有别于美国大学的精英式教育,德国高校双轨制模式下培养的工程师如何促成德国制造在全球的竞争力?操作工、工匠、工程师与科学家有何不同,什么才是后工业时代需要的人才路径?学校怎么参与真正的工业生产,给学生工具,而不是把学生变成工具?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产业界又招不到自己最需要的人,这中间的通道如何打通?中国制造如何利用过去四十年来积累的工程红利、升级红利和制度红利联动政府、企业、大学三者关系打造人才培养方案?

3、个人如何规划职涯应对后工业时代的机遇?

从17岁保送北大的神童到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为正教授博导,马兆远的人生为何能一路开挂?又是为何选择离开中科院,从实验室的物理学家转型成为撸起袖子干实业的社会改造者?马兆远将在本期演讲【巅峰之路】对谈环节中披露自己的职涯经历,并对当代年轻人职业发展提供建议,同时对年轻人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应对后工业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提供启发。

从理论普及到社会热点,再到提供一整套改造社会的建设性方法,马兆远崇尚的“科学启蒙”不是学院派的坐而论道。在他看来,科学要武装人们的头脑,更要实实在在地用科学实现社会改造。想收获更多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领域的真知灼见,敬请收看5月13日平安知鸟《巅峰讲堂》,跟随马兆远一起探知后工业社会的运作机制。

直播时间

5月13日19:00

观看福利

扫码看直播,免费领取巅峰领读7日体验卡

本期节目将通过平安知鸟APP、平安金管家APP、平安口袋银行APP、平安国际智慧城市视频号、平安人寿抖音号、中信书院、中信读书会等平台同步直播。

关于《巅峰讲堂》

巅峰讲堂是由平安知鸟主办的系列讲座,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携手政企学研各界精英,共探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助中国企业发声,与职场人共成长。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