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破局之道|巅峰讲堂x马兆远

5月13日,《巅峰讲堂》第一期正式开播,马兆远教授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为题,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后工业社会的运作机制,共同探究中国制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结合自己的职涯经历,为当代新锐青年规划出一条后工业时代的成长路径。

AMRC模式破解中国智造转型难题

2020中国人均GDP1万美元,意味着我们进入后工业时代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转型升级中中国制造业或面临识生产相对过剩锈带化等问题

锈带化”主要体现在经历了第一代工业时代的高污染、高耗能、劳动力密集后,工厂消失迁移,同时来“高失业率”现象。

如何破解后工业时代中国智造转型难题马兆远教授在直播中提到一个故事

AMRC谢菲尔德大学工业研究院通过运用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强大的工程方案解决能力吸引到波音公司、迈凯伦等一系列高端制造企业,在周边买地设厂,使得研究中心所在地周边的就业率从4%上升至86%同时带动大学工科研发收入先后超过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居英国高校第一。

因此中国从“制造”到“智造”也应该需求导向,撬动大学的研发能力制造业企业提供研发服务,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从而打通知识生产和制造业中间的通道让知识生产为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不断提供新动力。

培养面向智能制造的工程师

中国制造业总量在2010年的时候已跃居世界第一在机器人、实验设备、芯片高端制造上的能力仍有所欠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面向智能制造的工程师?

马兆远教授提到德国大学不在乎世界排名,为普通的工程师提供优质的全球化教育进而培养出竞争力的德国工程师中国的大学也应该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教育土壤把最优秀的教育资源给到职业教育

同时,对于从事或正在制造业学科领域求学的年轻人来说,如能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便可以更好地帮助传统产业补齐短板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职涯规划把握后工业时代的机遇

在职业方向的选择上马兆远教授的人生似乎也不同寻常从17岁保送北大的神童到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为正教授博导再到35岁“弃文从武”,挽起袖子干实业。他并没有被“科学家”或“工程师”的身份所限制而是通过自己的经历、知识能力,帮助社会解决最需要的问题。

面对后工业时代引发的就业困局,兆远建议当下年轻人除了阶段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不断培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才能迎接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事物的挑战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他最后表示我们政府高校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用新技术和智力资源赋能制造业如果我们能够顺利让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达到高端制造业水平,那么制造业所带来的大量价值和就业机会也就会留在中国。

关于《巅峰讲堂》

巅峰讲堂是由平安智慧城市旗下平安知鸟主办的系列讲座,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携手政企学研各界精英,共探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助中国企业发声,与职场人共成长。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