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恒:读完就想推荐的几本书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早期中国 :社会与文化史》

近期读了四本印象比较深的书:第一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李峰教授的《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三联书店,2022),该书从“早期中国”的文明起源前夜,一直梳理到秦汉时代的官僚组织、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新见解和学术观点。作者指出,北美研究早期中国的学者,受到过来自中国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运动强烈影响,顾颉刚的自传在中国出版后很快就被译为英文,成为在美国最著名的现代中国历史学家。“疑古”运动持续影响了北美早期中国研究领域的很多学者,并塑造了他们的基本学术态度。换言之,对于“夏”是否存在之类的学术前沿争论,除了北美考古学理论方法和中国的差异之外,其实还存在中国“疑古”运动持续影响北美学术的这一面。在涉及文字起源上,作者借用鲍则岳(William G.Boltz)提出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出现前,埃及和两河流域都经历过“注记系统”阶段的这一观点,认为早期中国文字的出现也经历过这一原始阶段,其出现应该在良渚文化时期,尽管无法证明这些早期注记符号是否就是甲骨文的祖先。

作者认为二里头是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的早期国家,但是二里头是否就是文献中的“夏”,则是另一个问题。他推测认为二里头人从未自称为夏,这可能是敌人对他们的称呼,并流传到西周,或者二里头不是夏,而是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另一个国家的中心。对于商代占卜的秘密性,作者指出王卜辞、非王卜辞占卜具有不同标准,因此仅仅相距300米的王室甲骨与非王的花东甲骨都显现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