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奥冰球队:夺牌之前,载誉之后

2016年,接到建队邀约电话时,崔玉涛心中十分犹豫,“都那么大岁数了,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太不现实”。但这份犹豫在试训过程中被迅速打破,“一群残疾人,咱们一起在玩同样的一项运动,相互帮助,多好的一个团队”。

队员们起初大多自卑、自闭,洗澡时“不愿意跟大家共用一个浴室,不想把自己的残端露给别人看”。但事业上的成就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状态,主力队员申翼风就认为,双腿截肢是自己打球的优势而不是人生的缺陷。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谭畅

2022年3月12日,北京冬残奥会冰球铜牌赛,中国队以4比0战胜韩国队获得铜牌。 (视觉中国/图)

拿到北京冬残奥会铜牌后,24岁的残奥冰球运动员申翼风度过了前所未有的一段悠闲时光。隔离结束后,他忙着参加表彰大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2022年5月中旬才回到河北省沙河市的家中。

5月22日是他的生日,这是他练习残奥冰球项目六年来,第一次在家过生日,和爸妈一起吃了蛋糕。过完生日第三天,他跟朋友去家附近的小溪钓鱼,钓到一条两斤多重的鱼。他拿回家,放到洗衣盆里,想养几天,结果“就过了一晚上就死了,然后就吃了”。

“没有这么痛快过。”他笑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是心情最轻松的时候。以前虽然也有休息放假,但多少还是有训练比赛的压力。如今,冰球队还没有通知下一步训练计划,他想就这样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陪陪家人。

两个多月前,年轻的中国残奥冰球队第一次登上奥运赛场。在2022北京冬残奥会冰球项目比赛中,共有七支球队参赛,中国队目标是“小组出线、力争奖牌”。

他们的愿望实现了。3月12日,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中国队锁定胜局,拿下铜牌,下半身残疾的运动员们在球门前相拥庆祝。申翼风是队里唯一一位双腿截肢的运动员,但也是主力运动员,在中国队这场比赛打入的4个球中,他贡献了两个。

32岁的副队长徐金强是冰球队最早一批队员。在转到冰球项目前,他练过射箭和赛艇,修过手机,卖过彩票,还干过视频剪辑。他第一次接触冰球是在2016年,一见就喜欢上了——当时,中国残奥冰球队正在筹备中。

“证明我存在的闪光点”

过去七年,中国残奥冰球队的运动员们都在等待着一次被看见的机会。

残奥冰球项目是冬残奥会上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下半身残疾的运动员坐在底部是冰刀的特制冰橇上,利用带齿牙的冰球杆触地移动,寻找合适的位置挥动球杆击球。与健全人的冰球规则类似,残奥冰球比赛同样允许合理冲撞,运动员可以用肩、胸、臀冲撞对方控球运动员,一场冰球相当于一场“肉搏战”,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体能要求非常高。2015年底,中国残联在哈尔滨举办了冰球项目首次训练营,这也标志着中国残奥冰球项目的正式设立。

2017年9月,中国残联、青岛市政府、山东省残联签订共建协议,中国残奥冰球队正式成立,青岛国信体育中心冰场是冰球队的训练基地。通过多次全国锦标赛、训练营,冰球队选拔高水平运动员,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家住青岛国信体育中心附近的摄影记者何毅,是这个体育场的健身常客。2018年5月的一天,何毅像往常一样来跑步,下午四五点时,他注意到,几位上肢健硕的残障人士陆续从场馆离开,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戴着义肢行走,但都身穿红、黄、蓝三色冰球运动服、胸前标着硕大“CHINA”字样。何毅猜想,他们可能是拳击运动员。

这不是何毅第一次看见他们,国信体育中心经常有运动员出入。但这一天,出于好奇心与职业敏感,何毅上前询问了他们的情况,这才知道他们是从各个省队前来参加冬奥集训和选拔的残疾人冰球运动员。

彼时,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刚结束不久,中国参加了6个大项中的5项,只余冰球项目未能参赛。何毅决定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这群残障运动员备战北京冬残奥会的训练故事。

何毅记得,第一次去现场拍摄时,场上年纪最大的一位运动员已经有五十多岁。那位运动员从小就喜欢冰上运动和打冰球,身体残疾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蓁蓁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