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为什么未婚守节?明清贞女的历史研究

这是一种很极端的行为,很多人觉得她们不应该这样做,但是你做了,他们的反应就是,“啊,好了不起,竟然你可以做这样的事。”

责任编辑:李慕琰

安徽歙县的贞女牌坊。 (受访者供图)

乾隆二年六月,25岁的蔡贞仙自缢的前一晚,她流着泪把读过的书、平生的诗词手稿烧成灰烬。手中的如意簪和手镯原本都有一对,未婚夫下葬时,她将一只簪子和手镯随葬。剩下那支簪子插在发髻上,用白绳牢牢系住,戴上手镯后,她嘱咐女仆,“如果我死了,不要让人把手镯从我的腕上取下来。”

六年前,19岁的她将要出阁,未婚夫却沉疴难起。父亲刚过世,母亲不愿她嫁去,她请求母亲,“占卜的人说我嫁过去对他有利,我不这样做,就是不仁不义。”母亲最终答应。

未婚夫很快过世了,蔡贞仙在他的灵柩旁自缢,被人救下,后来又多次试图殉夫。为了使她放弃自杀念头,夫家为她立了嗣子,但过继只是个虚假承诺。她说服婆婆为公公娶妾生子,赢得了婆婆的好感,婆婆甚至让她来主理家事。然而,这个富贵人家的庭院内外立马兴起了闲言恶语。为平息谗言,她把所有嫁妆都交给婆婆,又引来有“他志(再嫁)”的更多谣言。怀着“不死则终无以自明”的心情,蔡贞仙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清代学者俞樾撰写了《荟蕞编》二十卷,为烈妇、贞女、忠臣、隐士立传,蔡贞仙就是其中一位。

儒家道德大体上并不要求未婚妻守节,但在明清时期,和蔡贞仙相似,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违抗父母的权威,终生守贞,或以自杀的方式来纪念她们生病、失踪、出家、死去的未婚夫。这群女性被称为贞女,曾在那个时代引起极大的关注和争议。

官方颂扬贞女的做法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文人对贞女现象的讨论也没有停止。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奖励模范个人的法令,其中就包括贞女和节妇,与明清的旌表制度相差无几。

贞女和人们常常谈论的节妇不同,节妇指的是丈夫死后不改嫁的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被视作正常。贞女则充满争议,她们还没有正式出嫁,在很多人看来没有必要。虽然她们受到国家褒奖,成为“奇节”的楷模,但仍有人认为这违反了儒家礼仪。

对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来说,贞女是儒家性别压迫的象征、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当两性平等的新观念出现时,贞女的坚守成为最不合理的事情。袁世凯褒扬节烈的同时,胡适、鲁迅等人在《新青年》杂志严辞抨击。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贞女现象逐渐消亡。今天,贞女的故事基本被人遗忘。

1990年代,卢苇菁在美国读博,她阅读了大量明清时期与女性相关的材料,发现贞女的话题“一直跳出来”,诗歌、传记和学术讨论中都有,材料非常丰富。她被这个群体身上的复杂性与冲突性吸引,同时意识到,在现代学术探讨中,她们往往被简单视作无声的、顺从的受害者。

到美国之前,卢苇菁在复旦大学读书,她本科读历史,硕士转到了中文系。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淀,让她能不费力地解读研究对象的作品。在贞女研究中,贞女的诗歌成了她“赖以讨论她们的主体性、情感以及对自己行为意义的理解等问题的核心材料”。

她的贞女研究由博士论文扩展为一本书,《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一书表明:这些年轻女性是历史变化的行动者,不局限于对当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风尚作出反应,也通过行动影响了中央和地方政治、家庭关系、学术论争。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学教授王安(Ann Waltner)评价道:“历史学家面临的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就是解释在现代读者看来令人困惑甚至震惊的行为。作者在这本优秀的书中抽丝剥茧地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