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特:看完就想推荐的两本书

换句话说,在作者看来,人类的休闲时间之所以没有随着生产率上升而提高,完全是因为大量做了有效工作的生产者生产的价值,被制造摩擦和“破事”的人拿走了。

责任编辑:刘小磊

《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刘擎等著,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 (资料图/图)

之所以读这本书,当然不是因为自己现在这把年纪还可以自认为是青少年,而是因为对于教师和研究者来说,阅读别人写的杰出教材或青少年科普读物,本来就是提高自己教学和沟通业务水平的必修课。在读之前,我想象了要把这样一本书写好,是怎样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有《苏菲的世界》在前,如果只是将哲学史上的概念进行简单串联和通俗化,想获得好评的难度必然是很高的。如果要很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并做出开拓和超越,则必须把历史、当下乃至未来联系起来,让经典理论和相关学术前沿相结合,让哲学这一来自上古神殿时代的古老学科能够回答互联网赛博空间的疑问,并帮助人们打开对未来的元宇宙和星际空间的视野。刘擎老师领衔的这本书很好地回应了以上这些时代之问。其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点有以下这么几个:

(一)对于很多哲学书都会讲的“忒修斯之船”问题,即如果一艘船的木板由于海水浸泡逐渐腐朽,于是人们用新的木板一块一块地换掉原有的木板,最后船上所有的木板都被换掉了,那船还是原来那艘船吗?作者不仅讨论了原有问题背后的同一性概念,与当代背景结合更紧密的人的同一性问题认定问题,比如,人的同一性是由身体器官、基因还是大脑里的记忆数据定义的?还介绍了最新的“叙事的自我”(narrative self)理论,即一个人、组织乃至国家难免在不同的时代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不同的状态和功能,而自我的同一性,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讲出一个相对完整、连贯、内部自洽和一体化的故事。以“叙事”或者“故事”作为概念的出发点似乎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