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2亿农村修路:被欠款的工程队,被抬高的财政账单

李志超与村里签订修路合同之前没看过9号文件。介绍他认识村干部的中间人说,“你大胆干,绝对不会欠钱”。

人居办验收时发现,不少村子修了计划外的沥青路,超出9号文件补贴范围。“村干部或许是想让村子更好看,修起来更快,但无形中造成了财政的压力。”

农业农村局官员称,政策初衷并非希望各村将工程直接交给市场,而是以补贴形式撬动资源。但对村镇干部而言,“完不成任务是丢人的”。

发自:河北武安

责任编辑:谭畅

2022年7月,武安市温村的沥青道路。 (南方周末记者 庞礴/图)

投入超过1000万元在农村修路,被拖欠825万元。这是河北人王军(化名)过去两年的经历。

2020年夏秋,河北省武安市(县级市,由邯郸市代管)发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根据市农业农村局的说法,农村街巷道路硬化一项的财政补贴金额为2亿元。根据公开报道,武安市502个村的街巷硬化面积达到500多万平方米。

参与这项工程的有当地及周边多个工程队。两年之后,2022年夏天,至少4个工程公司负责人反映,他们在41个村修了路,但没有收到完整的“工程款”。

他们称在2020年修路之前,曾得到村干部或者乡镇干部的许诺,“工程款”将在当年内由武安市财政支付。但直到现在,每个人收到的款项都不到承诺金额的20%。

如今,这些施工方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与他们签订合同的甲方是各村的村委会,但村委会的支付能力实在有限。王军曾动过起诉村委会的念头,但转念一想,这些村庄并没有集体企业,也没有可执行的财产,即便是胜诉了,又能怎么样呢?

“资金筹措存在一定困难。”2022年7月,武安市相关部门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初衷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为了解决多年的历史欠账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2020年5月下发的《武安市农村街巷硬化攻坚战实施方案》规定,武安财政拨付的是奖补资金,而非工程款,且奖补资金有着严格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由于各个村庄基础不同,奖补金额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造成工程验收时间周期长,奖补资金发放时间相对较慢。“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奖补资金拨付到位。”

欠款:财政未到账

2022年7月,在邯郸市,曾带着工程队在8个村修路的项目经理李成林(化名)拿出了8份合同与竣工验收明细,甲方分别是阳邑镇8个村的村委会,而乙方是他所在的工程公司。尽管合同上并未标明动工时间,但李成林说,工程从2020年7月底到8月初基本完工。

按照合同约定,李成林需要为村庄铺设5厘米厚的沥青路面,每平米的价格是70元,而款项“按照武安市人居办街巷硬化规定补贴价格全额兑付”。在工程完工、市交通局和镇政府验收之后,村庄就可以向武安市申请补助资金,并交付工程款的50%;在当年8月完成邯郸市验收之后再支付工程款的剩余50%。

几个月后,从2020年底到2021年初,武安市交通局和阳邑镇政府一起验收了这一批道路,并出具了验收报告,每一项都合格。

然而,验收之后,李成林并没有收到全部“工程款”。总额为601万元的“工程款”,经过2021年初和2022年初的两次发放,他只收到85万元。

在2021年初收到第一笔“工程款”之后,乡镇的工作人员通知他,最近的政策文件将铺设沥青路的每平米价格,从70元改成了45元,将分几笔支付。

李成林说,无论是延期支付,还是价格的改变,中间都并没有任何级别的截留——乡镇和村干部每一次收到武安市财政局的款项,就会尽快通知他,在几日之内转账。但同时,他每次到村、镇索要“工程款”,都会被以财政未到账为由拒绝。

在他修过路的阳邑镇东井村,村委会主任向南方周末记者给出了相似的答复:“这钱只是过村里的账,来多少钱,我马上就转给他(李成林)了。”村委会的布告栏还贴着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的明细表,其中“收2020街巷硬化第一次补贴款”为7万元,如今已经全额转给了李成林,但剩下35万多元还未到账。

不只是阳邑镇,在午汲镇、伯延镇、磁山镇和管陶乡等乡镇,也出现了类似的状况。为上述各镇20个村庄修建内部道路,工程款总额超过1000万元的王军,目前也被欠款825万余元。而他收到款项中,除了每平米70元改为45元之外,还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被支付的平米数少于实际铺设的平米数,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