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缺失事件频发,企业仍需积极“向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观察报告(2022)》发布

2022年7月28日下午,由南方周末报社主办的ESG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第十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的主题论坛之一,本次活动集结众多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智库机构及媒体优秀代表,深度解读ESG的中国发展新趋势,探索企业ESG实践发展新路径。

当天,南方周末研究员史谅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观察报告(2022)》。

报告中指出,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相关方,其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关键意义。当前许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充分,为逐利罔顾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象频频爆出,从合规管理、食品安全到员工责任、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反复发生。

该报告通过抓取2021年国内各政府部门网站公告和主流媒体报道,共收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1533起,其中个体性事件1238起,集体性事件295起。

金融行业是CSIR高发行业,共发生448件CSIR事件,占比达36%,所发生的问题集中在守法合规领域。金融业的公司治理、内控合规等问题的解决还需监管部门、从业者和消费者多方努力,共同促成。

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制造类企业大部分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不但价值增值能力弱,还承担了整个产业链大多数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制造业对能源需求仍处上升阶段,高耗能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总量极高,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生产技术,研发新型产品,力争减少碳排放,从而进一步达到“双碳”目标。  

医药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问题亟须关注。部分大型互联网平台依靠流量不断筑起“围墙花园”,建立壁垒以维护自身市场地位,但阻碍了互联网经济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医药行业的经销商环节中原料药的高度集中无疑是垄断行为的根源。

私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CSIR发生数量来看,私企最为突出,占比高达54%,体现出大多私企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以利益最大化为最优先,社会责任意识尚不足,无视或忽略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从而造成CSIR事件频发,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针对各类CSIR问题,报告提出以下建议:提升金融业治理水平;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告别地产红利,强化风险管控;新能源车企增速快,消费者权益需重视。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