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从道德上接受谎言?

一项研究发现,前事实思维可能在一些人的道德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加持下,他们会对撒谎变得宽容,觉得谎言其实也没有那么不道德。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1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朱力远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名作《纸牌作弊高手》。作品描绘了一个不谙世事的黑衣男孩落入纸牌骗子圈套的情景。

撒谎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影响社会的团结和协作。在小范围内撒谎损害的是人际关系,在更大范围内公开撒谎甚至会对社会产生深远危害,因而,在世界各地的道德标准中,撒谎总体上都会受到社会集体的批评。但实际中,人们还是可能接收到不少谎言,除了已经信以为真的外,无意间听信的“谣言”和乐于相信的“善意谎言”也有不少。特别是一些明知是谎言却选择理解的情况,使撒谎的道德标准看起来异常灵活。

撒谎明明不道德,但为什么一些人有时候却可以理解和接受谎言?最近,英国的一项行为和心理研究发现,前事实思维可能在这些人的道德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思维方式加持下,一些人就会对撒谎变得更为宽容,觉得谎言其实也没有那么不道德。 

也许成真了呢

区别于目前既定的事实,前事实是一种附带条件的对未来情形的推理:如果某个条件出现了,另一个结果就相应地出现了。前事实思维因而常常体现在激励和追逐目标的想象过程中,现实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比如,创业者融资时强调其掌握核心技术,投资到位后定能研制出畅销产品;再比如,房地产开发商卖楼时介绍,房子建成后就会引进高端配套设施。这些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还没发生,但借助推理和想象等思维过程,人们有可能进行预判。

那如果当下已知面对的就是谎言呢?伦敦商学院的研究人员为此开展了系列行为实验,探究人们面对谎言时的道德判断,以及这背后的思维过程。有近60个国家的三千多人参与了该系列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前事实思维能够明显扭转人们对谎言的道德判断。这一研究2022年4月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其中一项关于日常商品功能相关谎言的道德判断实验中,近三百名参与者在知道某个产品真实功能的情况下,要评价相关谎言究竟有多不道德。比如,某种奶制品不能降低患感冒的风险,宣称可以降低感冒风险的说法其实就是谎言。在参与者们评价这个谎言有多不道德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引导部分人去开启前事实思维,想象如果厂家在这个产品的研发中加入特定益生菌的话,就能让饮用产品的消费者降低得感冒的风险。结果,研究发现,那些开启了前事实思维的人,相对来说就觉得现在关于产品功能的谎言,其实也没有那么不道德。

类似地,研究人员还招募了四百多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简历造假的故事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