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起于本地适婚男女比例失调,政府打击能否奏效丨快评

这些地方经济相对欠发达,适婚男女为了谋生往往都要去长三角、珠三角或大城市打工,并且由于社会对两性期待不一样,女性在城市扎根的条件比男性低,有一份体面工作即可安顿下来,导致返乡女性比例要低于男性,或者反过来说,适婚女性外流率要高于男性,再加上当年新生儿性别比本来就男性畸高,从而令男性竞争的态势更加恶化。婚姻市场同样遵循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的逻辑,这就是高价彩礼的由来。

责任编辑:辛省志

近日,甘肃省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婚俗改革倡议书反对“高价彩礼”,“每个家庭……多换位思考,多体谅对方家庭的难处,不以牺牲儿女的幸福为代价索要高价彩礼”。

彩礼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在东部沿海及诸多大中城市,彩礼已总体上不是一个大问题,要么没有或基本没有彩礼,要么就是象征性的,要么夫家给的彩礼再以嫁妆的形式(往往还会加多一些)返还给小家庭,作为新家的启动资金。

这一新风俗的背后,是这些地方经济文化比较发达,适婚男女比例比较均衡。甚至在某些大城市适婚女性多于男性,因而出现了一个奇观:这些地方的女性愿意向婚介所或在线婚恋网站付费,以找到心仪男子。

但在小城镇、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这些地方,“高价彩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适婚女性处于“卖方市场”的优势地位,男性为了结婚,要向女方或女方家庭支付高额彩礼,还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