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后代李祖芳:“红军的一天”助脱贫丨我这十年

编者按:

十月,党的二十大开幕在即。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时代的方向与人的命运从未如此紧密相连,前者深度塑造了今时今日我们认知和经历生活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年,每个人的十年都是新时代的影子,时代与个人的交叉点,刻印着这十年的非凡坐标。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南方周末推出特别报道《我这十年:抉择与命运》,以“人与时代的互动关系”为主线,选取十年来推动、见证、亲历时代的典型人物,讲述他们与我们共同走过的旅程与风景,记录下那些对中国当下及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变革。
面对大学生,李祖芳会讲红军在坝上村吃红米饭南瓜汤的故事。面对干部,李祖芳往往讲爷爷李筱甫任“红军大管家”期间秉公处事的故事。

井冈山成了“精准扶贫”战略启动后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国定贫困县。

责任编辑:钱昊平

红军烈士李筱甫的孙子李祖芳。 (农健/图)

秋天到了,坝上村刚送走一批参加暑期培训的学员。

65岁的红色讲解员李祖芳没有闲下来,白天,他在自家的地里种萝卜和青菜,其余时间,就在阅读和井冈山革命相关的书籍,这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坝上村是个“红军村”,地处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东北角,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村里80%家庭都走出过红军。

李祖芳的爷爷李筱甫就是一名红军烈士,曾任红四军军需处处长。

或许因为是“红色之后”,李祖芳先后担任过坝上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过去十年间,李祖芳又多了一个身份。2014年,他成为“红军的一天”培训项目全职讲解员,将更多时间用在了讲解和接待上,那年他57岁。

近十年下来,李祖芳累计讲解六百余场,接待学员超过三十万人次,这也给坝上村发展旅游经济带来了机会。

靠给学员及游客提供红军餐、讲红军故事等红色培训体验项目,这个曾被列为“十三五”期间省定贫困村的深山小村迎来了巨变。

2017年2月,井冈山成了“精准扶贫”战略启动后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国定贫困县。那一年,坝上村也摘掉了“贫困帽”,李祖芳和其他村民共接待了四万多名游客,户均增收两万余元。

红色旅游也为井冈山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仅2017年至2019年,井冈山红色培训班每年培训人数均超过43万,全市旅游收入从138.89亿元增加至160.3亿元。

成为红色讲解员的李祖芳,现在有更多的机会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留下了足迹,并将爷爷李筱甫的故事,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