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陶勇:愿天下无盲丨我这十年

我认为最有利的改革措施是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过去,像眼科等门诊专门有个号叫“拿药号”,患者不看病就只是来拿药,现在患者只要去社区医院就可以拿药了。

最卡脖子的还是在于原创性不够,我们的设备和技术主要靠引进和国产替代,接下来的十年,对于眼科而言,应该是逐渐从“跟跑”进步到“领跑”的过程。

当医生一定不能怕困难,要勇于挑战疑难杂症,这样的科研工作才有实用价值,这样的创新才能服务于病人,才具有市场落地的可能性。

年轻医生是生力军,不仅要让他们传承上一辈的医疗严谨细致的作风,而且要想办法给他们营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更踏实专心地留在医疗队伍,为医学作出更多原创性贡献。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曹海东

陶勇。 (农健/图)

27岁,北大医学部博士毕业;36岁,成为首都医科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导;40岁,成为葡萄膜炎知名专家。在一名眼科医生最年富力强、最能为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年纪,却因一起轰动全国的暴力伤医事件坠入人生至暗时刻。

他就是陶勇。在《目光》一书中,陶勇这样回顾那场生死边界的考验: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在死亡边缘挣扎,他并没有什么不同,当他从医生变成患者,对患者心态和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从医的使命也更加地坚定,不能因为他人的扭曲而扭曲了自己。

2022年是陶勇从医的第二十年。他身上有很多标签:葡萄膜炎与眼底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作家、公益人、创业者、互联网大V,但他依然充满热情穿梭在拥挤的病房,和世间的病痛、难过、焦虑一一对抗。

当医生之后,陶勇发现病人不会照着医学教材生病,现实中的病症远比教科书上的案例要复杂。谈及将葡萄膜炎这种疑难眼病作为科研方向,陶勇表示,葡萄膜炎患者通常都家境贫寒,因为眼睛的炎症反复发作,到处求医问诊,但国内主攻葡萄膜炎的医生非常少,患者在绝望和希望中不断徘徊的那种痛苦,带给他很深的触动。

陶勇眼里,近十年来,伴随诸多医药卫生事业改革进程,中国眼科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为4000万眼底病患者带来希望。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眼底疾病发病人数还会不断上升,如何更好地培养眼科医生人才梯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升本土医药设备的原创性突破,是医学界和全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

老龄化加剧眼底疾病发病率

南方周末:中国眼底疾病的现状如何?和十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陶勇:十年来,中国眼底疾病的发病患者人数明显上升。

北京和河北邯郸等地都做过比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眼底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龄人口规模扩大。以老年黄斑变性为例,这种眼部疾病在45岁-85岁这个人群患病率高达8.69%,也就是说10个中老年人里面就有将近1个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而且当人口平均寿命越长,它的发病率就越高。

同时,中青年群体眼底疾病发病率也在上升,因为近视的人越来越多,近视正是许多眼底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例如,近视群体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概率是非近视群体的40倍。

因此,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眼底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指出,要推动眼科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眼病防治。

南方周末:这十年里,中国眼底疾病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木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