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流行情绪:“松弛感”为什么被热议?

很多人面临的就是现实层面的威胁、不安全,当他处在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结构中,他想松弛,是挺难的。

所谓的顺势而为,你要理解现在的势是什么,然后根据它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和生存意义。比如从主流凝视中摆脱出来,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最有质量的生命体验,必然是偏离了系统后重新回归的那个地方,它会一直变化。

责任编辑:李慕琰

松弛感的讨论最初源于一位博主分享的旅行见闻,一家人出游时遇到突发情况后不紧不慢的松弛状态,意外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视觉中国/图)

如果讨论2022年的年度词汇,“松弛感”应该有一席之地。

这个词进入大众视野,是从一位博主发帖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的。这位博主全程目睹了一家人赶飞机出游,临登机才发现孩子的证件过期,上不了飞机。家人没有互相责怪,而是由妈妈跟着孩子折返回家。其他能够登机的家人,又因为行李都挂在妈妈名下,必须把行李卸下退回,这家人也完全没有着急,只是打电话叫人来取行李,然后邮寄出去。整个过程,一家人呈现出来的状态非常松弛。帖子发出后,点赞46.1万次,转发4.6万次,评论超过一万条。

很快,关于“松弛感”的讨论就在各类综艺节目中蔓延开来:《欢迎来到蘑菇屋》中,几位“过气”选秀明星的松弛感让他们重新翻红;《向往的生活》中,嘉宾许知远呈现出的松弛感,让他大获好评;许知远在《十三邀》中,还专门与何多苓讨论过松弛感。何多苓说起,他看过钢琴家傅聪的书里写,他和郎朗握手,郎朗的手像是没有骨头,这是钢琴家最羡慕的手,柔若无骨,看似软绵绵,但是只要发力,唰一下就上去了。“你要是硬的,就什么都干不成。”何多苓认为,“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松’才做得好。”

到底什么是松弛感?松弛感真的重要吗?南方周末记者就此采访了资深执业心理咨询师崔庆龙。崔庆龙自2021年5月开始,持续在微博上分享心理学相关知识,对时代情绪的解读有相当的个人见解,在网络引发了广泛共鸣。

“很多人已经丢失这种状态很久了”

南方周末:“松弛感”最开始流行是一则帖子,关于一家人赶飞机遭遇突发情况后不慌不忙,让人感慨他们身上的松弛感。你当时怎么看网络上这些讨论?

崔庆龙:我觉得好像和当下普遍大家都很焦躁的状态形成了一个强烈反差,这是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我从这个点了解到一个信息,就是很多人已经丢失这种状态很久了。如果它是一个日常的、稀松平常的体验,你根本不会对那样一个画面感到好奇,那是你也有的状态。但是大家把它当成一个现象讨论,说明大家就不在那个状态中。

南方周末:你怎么理解松弛感?

崔庆龙:它相当于把多种正向的情绪,用松弛感这么一个词来归纳或概括了。你在说松弛的时候,我想那就是一个很放松的,很安宁的,没有焦虑的,平静的,慢节奏的,无忧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我觉得松弛感就是概括了这些不同的,不管心理还是身心层面都很放松的状态。

南方周末:不松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崔庆龙: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我认为当下阶段的不松弛,环境因素占大多数。从本质上来讲,一个人的所有体验,都是个人属性对环境属性做出的独特反应。

如果一个人在大多数人都可以松弛的环境却无法松弛,这时候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个人因素。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松弛感,取决于他在成长环境中摄入的大部分情绪体验是什么。想象一个孩子和养育者的互动过程,当养育者带着某种情绪状态出场的时候,孩子也会接收到那部分东西。人与人之间会构建起一个体验层面的主体间场,在场内的每一个人,都分享着两个人共有的东西。就好比一个很焦虑的母亲在哄孩子,她那种焦躁感不需要言语就能传递出去,如果这一互动过程一直重复,这些情绪就会被孩子内化,变成孩子无法松弛的部分。从当代发展心理学中母婴互动的理论去讲,互动调节的方式最终会变成自我调节的方式,也就是你在关系中重复纳入的他人经验,最终会变成自己的经验。

南方周末:从源头上讲,什么样的原生家庭能够对松弛感的形成产生正向的影响?

崔庆龙: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型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