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争光:写出中国农民和读书人的“面目”

新作《我的岁月静好》里的主人公德林碰见路人遭遇车祸后,没有上前关怀、援救,反倒以新闻里一例判令施救者赔付医药费的案件为由,劝诫旁人也不要自找麻烦,对此杨争光是看不过眼的。

“你是知识分子,你是读书人,你懂得多,你知道得多,结果你所有的知识变成你为自己辩护的一个材料。你岁月很静好,但活得像不像一个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子

(曹嘉轩/图)

作家可以分两种,没法放进语文试卷的,和适合放进语文试卷的。有的鼓励读者自行领会,倾向于保留想象空间。“作者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作者本人可能只会哑然一笑,说不知道;另一种同样认为各人关切的、领悟的不尽一致,但“小说的身上挂满了锁,它需要不同的钥匙”,言下之意是,答案是存在的,你得扭对了。

“小说里面都是有蛛丝马迹的。有的明显,有的隐藏。但你都是可以分析出来的。”杨争光明显持后一种主张。他爱说话,儿时起村里人就叫他“杂嘴子”。长大后烟不离手,话总是成串地从雾里蹦出来,往往只能听见浑亮的北方口音,来不及看清不容置喙的坚定表情。“作家其实是逼着读者看见事实,思考事实背后的真相,而不是说老实话。真相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是系统性的。”

他习惯,或者说喜欢快速地下结论性的判断,几乎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类的犹疑。新作《我的岁月静好》里的主人公德林碰见路人遭遇车祸后,没有上前关怀、援救,反倒以新闻里南京一例判令施救者赔付医药费的案件为由,劝诫旁人也不要自找麻烦,对此杨争光是看不过眼的。

不谙电脑,他老老实实一笔一划地塑造他,丰富他,揣摩他,甚至以诗人“赫尔德林”命名他,但内心对亲手写下的人物毫无爱惜,多是批判与鄙夷。

要不要救?在这位西安汉子看来,“是应该救的,或者至少喊一声、上去关怀一下。但实然的环境对德林是非常有利的。一个是应该,一个是实际。这两者永远在冲撞,而我们永远是向‘现实’妥协了,不朝‘应该’那个方面去努力,而且连试验一下都不愿意。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如果看的人也觉得德林说得很有道理,就证明现实坏了。”

一番自我较劲之后,他像是输给了不存在的对手,只能一肚子怨气,忿忿不平地眼看对方在字里行间洋洋得意。每当提及大是大非的核心问题,他那一对粗眉刷地尽全力蹙向中间,挤出深深的皱纹,眼里写满颗粒无收的忧愤,“这个小说不就是在写这个吗,而现实坏了与这种人也是有关系的。那些人还可以在网上骂,你连骂都不会,你连骂都懒得去骂了。那你说怎么改变呢?当年鲁迅说中国人就最害怕改变,你说咱开个窗户,坚决不愿意;一说把这房子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