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穿梭:一只瑞麒的前世今生

在颐和园仁寿殿月台前的庭院中央,有一只铜麒麟。

“前肢直立,后肢弯曲,龙头、狮尾、鹿角、牛蹄,全身饰鳞片”,时就职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的学者范志鹏这样形容,“通高2米,通长1.95米。下承汉白玉石须弥座,饰莲瓣卷草纹。”

 同样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场所,文庙、学宫中还以《麟吐玉书》为装饰,来记录麒麟与“至圣先师”孔子之间的关系。

在距颐和园两千多公里外的樟木头镇,舞麒麟一直是这里备受推崇的民间文艺活动。身处珠江三角洲腹地,这项活动已口授身教四百余年。

从北到南,从古至今,麒麟已然深入人心。矗立于紫禁城慈宁宫外的麒麟瑞兽,几乎囊括着民间对于麒麟的大部分想象。但有一个疑问总在讨论麒麟时提起:究竟是否真的有麒麟?真实的麒麟长什么样子?

麒麟与长颈鹿

公元前481年春天,鲁国三大贵族之一叔孙氏的一位车夫,鉏商,在鲁国西部大野泽狩猎到一只“庞然大物”——麟。

这段故事载于《春秋》最后一句: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来平在《儒家文化视域中的麒麟文化探究》一文中做了诸多解释。在他看来,以《春秋》“三传”等儒家经典对《春秋》 “西狩获麟”故事的诠释和演绎为基础,在众多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麒麟形象朝着神化、圣化、民俗化和国际化方向演化,最终形成蔚为大观的麒麟文化。

作为这一文化的重要演化阶段,明代麒麟的形象与印记同今人想象中有所不同。

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孙机、中国科学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阎德发在《长颈鹿和麒麟》一文中所述,明徐达五世孙徐俌(原文做“逋”)夫妇墓所出官服上的麒麟补子,绣制图案竟是一只长颈鹿。

我国较早有记载长颈鹿的文献是南宋初年李石的《续博物志》,“拨拔力国有异兽,名驼牛。皮似豹,蹄类牛,无峰,项长九尺,身高一丈余。”“驼牛”一词出自波斯语长颈鹿,此后记载又见时任提举福建市舶之职的赵汝适,于1225年所著的《诸蕃志》。

但《长颈鹿和麒麟》一文认为,活的长预鹿在明永乐时才输入我国。也正是此时,长颈鹿和麒麟这两个名称在同一生物上复合。

远航西洋的郑和船队,有两位随员名叫巩珍、马欢,二人在其各自作品《西洋蕃郭志》和《瀛涯胜览》中均将长颈鹿称为“麒麟”

又据郑和等在江苏娄东刘家港夭妃宫所刻《通蕃事迹记》和在福建长乐南山寺所刻《天妃之神灵应记》二文,都说“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域……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长颈鹿和麒麟》一文认为当时出洋的使臣所听到的蕃名确实为阿拉伯语“zurāfa”。

“近陛之东西(陈)二兽,东称麒麟,身似鹿……颈特长,”明祝允明在《野记》中描述正统间皇帝款待时的场景,“殆将二丈”是文中对“麒麟”脖颈长度的描述,“颈长二丈虽不免夸张,但此兽无疑是长颈鹿。”

这样的观点在诸多研究中有所提及甚至印证,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杨宝祺在《“麟”形象与意象论析》一文中写道,“自明以降,麒麟释为长颈鹿为多数人接受。”杨宝祺以日本至今仍将长颈鹿归入麒麟科为例,加之有出土化石和传世史料为证,认为“长颈鹿”说为目前最有说服力的观点。

然而在这一阶段的指“鹿”为“麟”背后,是麒麟这一意象本身复杂内涵的作用。

孙机和阎德发认为,之所以郑和船队要把长颈鹿和麒麟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因为麒麟是有名的瑞兽,其到来意味着“仁君”在世。“出洋的使臣能从远方带回麒麟来,当然比带回一种陌生的、不为人所熟知的动物要耸动听闻得多。”

振振公子比麟

向更早追溯,早在《诗经·国风·周南》篇中便有《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根据马来平的解释,该文以麟的趾、麟的额和麟的角来赞美周代贵族公子。

有学者表示,这三十三个字赞美的具体品德主要是“繁衍昌盛和仁厚贤能”,也有人认为赞美的对象不只是贵族公子,或许是人类。

《麟之趾》反复使用“于磋麟兮”三次来比赞周文王子孙,又选用“振振”一词。据《毛诗故训传》,“振振,信厚也。”意为诚实仁厚。

《诗经》篇章常以所爱之物比做所爱的,以所憎之物比做所憎的。在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燕看来,《麟之趾》不只是对人的、也是对麟的赞美,“因此‘麟’人格化的品行特征就被定格下来”。她以“墙有茨”的茨草羡黎草为例,“是令人生厌的”。

此后,“麟趾”成为赞美宗室子弟的专用词,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若夫族茂麟趾,宗固盘石。”由此“麟”也逐渐成为王室代名词,陈燕总结:“麟碟”,即王室族谱;“麟寺”,指掌管皇族事物的衙署;“麟子凤雏”,比喻贵族子孙。又由子孙的含义引申出“麒麟”,是幼儿聪颖的美称,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但这样的引申称呼并非自此开始,早在战国时期,麟也被称作“麒麟”。《礼记·礼运第九》中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由此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于麒麟这一意象的崇拜。

《孟子·公孙丑上》写道,“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由此,麒麟出类拔萃的观念便根植于文化之中,“麟角”等词饱含稀少珍奇之意。而此后对于佼佼者的称呼,也以麒麟做比,如《晋书·顾和传》所述,“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

而世人对麒麟的追捧以及其内涵意义的延展与定制,孔子功不可没。

西狩获麟之后,该野兽被送往孔子处识别。当见到被狩猎的“庞然大物”后,孔子惊呼“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再后“反袂拭面,涕泣沾袍”并仰天长叹“吾道穷矣!”

何以至此?

《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春秋时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马来平认为,由于麒麟作为“仁兽”的出非其时,以及出而遇获,孔子联想到自己生不逢时,竭尽全力推行周礼,却四处碰壁,于是痛哭流涕,绝望哀叹。

据传,孔子还为这只被射死的麒麟写下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自此,《春秋》的删修戛然而止。两年后,孔子溘然长逝。

此后今文学派出于政治目的,把麟看做实现“仁政出”的祥瑞而极力渲染,逐渐将之赋予政治性与神性。

不过马来平的观点倾向于麒麟本身的文化品格具有先天优势:“儒家关于君子的理想人格和人们所赋予麒麟的品格之间何其相似”,作为迥然于龙、凤此类通常专属于帝王妃后的吉祥物,“而麒麟则主要属于平民”。

麒麟美的历程

抹去麟身上所具有的政治色彩,陈燕在《“麟”和汉民族历史文化》一文中写道:先民对麒麟美德的祟尚来自于对社会安定太平、笃厚纯化人与人关系的企盼,中国人的观念以和睦为贵。

千百年来,麟身上所体现的品德做为中国传统美德被传袭下来。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它在形象上具有吉祥、和谐的特征”,范志鹏认为,麒麟的造像源于远古神话,同人类其它古代文明有着极深的渊源,“原始人类‘造像’的行为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

麒麟的图像也不例外,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

最早见于甲骨文中的“麐”,被多数研究视为麟最早出现的形象。陈燕认为,先民在造麟字之时,只注意区别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鹿、较特殊的鹿属动物,需要用不同的字形去区别。

这也被诸多研究认为是麒麟在远古时期确有其物的证据,“甲骨文就有这个字了,表明那时有这种动物,可能较为常见,但不及鹿多。”

人们较早建立麒麟形象或是在先秦时期,“这时一般认为麒麟的身躯像小鹿,头上生着独角”,《长颈鹿和麒麟》一文中介绍道,“这只角很奇特,在它的顶端包着肉,以表示‘设武备而不为害’。”

此后较为细致的描写,则是三国时期陆玑在《诗疏》中所载: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圆蹄……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详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入陷阱,不罹罗网。王者至仁则出。

但汉代麒麟也常被写成“马”字旁,根据东汉《麒麟碑》摹本,碑上“麒麟”二字虽然是“鹿”字旁,但体态已同骏马相近。而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石棺上,麒麟肩部、腹部还生出羽翼。

这种以“马”为形的麒麟造型延续到了南北朝时期。以河南邓县南北朝砖墓所出彩色画像砖上的麒麟为例——其身躯似马、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姿势与马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其头顶上的独角,“勾屈翻卷而不戴肉球”,而画像砖旁提以“騏驎”二字则再次印证了其与“马”的关联。

唐代的麒麟形象则兼具前代的特点,既有“鹿”形麒麟,也有“马”形麒麟。据《长颈鹿和麒麟》的作者考证,唐独孤氏墓志石边缘中的麒麟和日本正仓院所藏唐银钵上的麟,便分别是以“马”和“鹿”为原型来绘制麒麟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麒麟相关的传说不断在民间演绎,其形象也受到影响发生变化。《元史·五行志》记载:“至大四年,大同宣宁县民家牛生一犊,其质有鳞无毛,其色青黄,类若麟者。以其娜上之。”这则“牛产麒麟”传说成于元代,于是这一时期的麒麟形象与传说一致,多是一身麟甲,而头角也随牛的形象由前代的“独角”变为“两角”。

明代,作为神灵瑞兽的麒麟在这一时期不断受到皇家和民间的颂扬,也正因为此,麒麟的形象除了永乐年间非常具体的长颈鹿形象外,在民间其造型朝着繁复的方向发展。

据《中国传统形象图说麒麟》的作者考证,这一时期的麒麟造型逐渐集中了自然界动物之大成,“牛的耳、虎的眼、马的蹄、狮的尾、鹿的角”,这种神兽形象的背后承载着民间百姓的美好寄托,“麒麟送子”“麒麟送富贵”的年画在明清民间广为流传。

文化世代相传

《后汉书·东夷传·倭》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这是古籍中对于“传统”的较早记载,意指“世代相传”,后经代代演绎,这种“世代相传”的对象不仅止于“王位”,更生发出了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等内容。

《中国传统形象图说麒麟》一书中解释:“传统在传承和实践运用当中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领域,可以冠戴于人类过去经验所表达的每一角落。”

作为华夏瑞兽,麒麟已然深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并绵延至今,马来平认为“麒麟文化所具有的仁爱、祥和、威而不猛精神极其可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

依托麒麟的丰富文化传统,华夏银行创造了一只名叫“瑞麒”的吉祥物,这是麒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展。

布老虎脸、鹿角、牛尾、羊蹄,脚踩七彩祥云,耳珮月季花朵,额头镶嵌着鸿运如意珠,项上挂着玉龙长命锁,尾部泛着祥云火焰,通体则呈现玛瑙红光,性情温和乐观,凛然一身正气。

作为华夏银行的吉祥物,“瑞麒”的设计以强烈的华夏民族风格陶冶世人,其中无不体现出吉祥祝福与文化寄托。

据介绍,“瑞麒”的每一个部位的造型都蕴含深意,其脸部造型源自传统麒麟并结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布老虎”造型,威风凛凛却又可爱可亲,寓意作为神兽的瑞麒以其强壮、勇敢、威猛之躯,庇护身边的人们事事平安。

耳部的小花以月季为原型。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原产自中国,为北京市市花,寓意华夏银行是来自“北京的银行”,而月季花适应性强,耐寒、抗旱,开遍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也代表华夏银行作为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加快建设成为有特色、有质量、有竞争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奋斗的信念。月季花四季开花更寓意一代又一代华夏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中华传统的“如意珠”镶嵌在“瑞麒”的额头上,寓意“鸿运当头”美好圆满;玉龙“长命锁”则以华夏银行的logo作为中心纹样,有避灾难驱邪,长命百岁的含义。

“瑞麒“脚踏的祥云象征祥瑞的云气,是传说中神仙所驾的彩云,而尾部的火焰是因热发光的现象而来。“瑞麒”身上的祥云和火焰,寓意这只神兽,带着祥瑞之气,发光发热,闪烁着向上的升腾之气。

不仅如此,“瑞麒”以“铁锈红”“金盏黄”“榴花红”为主题配色,蕴含着吉祥与勇敢、希望与温暖、财富与活力、欢快与活泼以及富贵与热情的美好寓意。

这些不同的元素拼合共同构成了“瑞麒”的形象特点,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亦有华夏银行依托现代审美特点所做的融合。

“搏击四海、升腾向上”是华夏银行的精神象征,亦是“瑞麒”的精神品格。

更重要的是,这只执著的神兽有着一个帮助人实现美好愿望的追求。从形象中,我们便能看到“瑞麒”的性格:热爱美好 、心地善良、喜爱大自然、善于变通,对待事物乐观、严谨、勇敢、喜爱新鲜事物,喜爱研究历史和传统艺术,对为帮助世界实现财富增长、美好与温暖抱有执念。

在“瑞麒”小兽身上,绵延千年的华夏麒麟文化被传承和延续,并承载着银行的精神朝气,也彰显了银行根植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从“西狩获麟”到华夏“瑞麒”,传统与现代,正在“瑞麒”的身上碰撞出别样火花。

参考文献:

长颈鹿和麒麟,孙机 阎德发

儒家文化视域中的麒麟文化探究,马平来

“麟”和汉民族历史文化,陈燕

图腾崇拜与符瑞文化的产生,龚世学

“麟”形象与意象论析,杨宝祺

汉画像石麒麟图像考略,孙长初

浅谈颐和园中的麒麟文化,范志鹏

略论汉代的麒麟形象,谢辰

郑和下西洋与麒麟贡,张之傑

中国传统形象图说麒麟 ,徐华铛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