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黎星:细水长流的冒险

“你是喜欢比赛还是喜欢跳舞?”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杨子

在舞蹈界,黎星是众所周知的全能型选手,他不但获得过国内顶级舞蹈赛事的大满贯,还是首位国际六项舞蹈大奖的获得者:首尔国际舞蹈大赛金奖、德国汉诺威现代舞编导大赛金奖、丹麦哥本哈根现代舞大赛金奖、罗马现代舞大赛金奖……在纽约林肯中心和巴黎总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出之后,《纽约时报》评价他是“干净而细腻的现代舞者”。

更难得的是,“最抢手男一号”并不满足于只是跳舞,他集编、导、跳于一身。这些年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编舞和导演上,出品的舞剧《大饭店》、《红楼梦》均是上佳水准。

综艺节目《舞蹈风暴》让黎星彻底“出圈”,但他说,上综艺并非初衷,跳舞十多年,这是他第一次涉足剧场之外的舞台,以前他婉拒过太多电视综艺的邀约,只是恰好那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很多演出被搁置。否则,他宁可一直安安静静地待在排练场和剧场里。

(受访者提供/图)

一张白纸好跳舞

9岁进入军艺,开始习舞,对黎星来说,是一次意外,他并非出生在艺术家庭,也非出生在军人家庭。“我们家在湖南郴州,是个小地方,没有机场,当时去北京坐火车都要倒上好几趟。我家里人听说北京有个地方叫解放军艺术学院,从小就可以学艺术,然后可以穿军装,我父母觉得这可能是一条出路,应该搏一搏,让孩子去试一下。当时我对舞蹈是什么根本不知道,未来将要面临什么也完全不知道。我才一9岁小孩儿,到北京能不走丢了就不错了。”

虽然是收小学学龄的孩子,但军艺招生流程非常严格,跟大学艺考一样,专业要初试复试三试,接着考文化课,最后是部队体检。黎星没有受过专业舞蹈训练,仅在入学前突击了半年考前班。“好在军艺有自信,他不需要我们在外面学了多好的底子带过来,他要的就是一张白纸。”招生的老师主要观察考生各方面的条件和潜力:身材比例、骨感、协调性、节奏感、模仿动作的能力……黎星侥幸入围。

他很快意识到,在全班的二十多个人里,自己是最差的几名之一,个子比别人矮一个头,肌肉的力量也没有攒起来,训练的时候要跟上大部队的节奏不掉队,是件苦事。

“当时我完全不喜欢跳舞。大家理解的舞蹈,是你们在舞台上看见的部分,最美的那部分,但其实,那只是跳舞的最后一个步骤。真正的跳舞是日常,是一个动作重复千百次,是几年都只干这一件事。”

早上5点多起来练早功。北京严寒的冬天,呵气成冰,有时下着雪,5点多天还漆黑一团。他在心性上还保留着小孩子的混沌,“我就想我睡觉的时候天是黑的,为什么起来天还是黑的?然后我就要去练功,就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对了。”他太小,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只是被动地适应,被动地跟随,让这种磨砺渐渐成为习惯的一部分。

长大之后黎星才悟过来,父母把他送走,其实为他争取到了大量自由时间。当年父母忙于生意,而在部队里,孩子学不了坏,比较放心。

直到现在,他看到穿着军装的人依旧感到亲切,那种亲切已经长在了血液里。因为他从小过的就是军营生活:每天穿军装,两套夏常服,两套冬服,此外无他。每人一个衣柜,所有衣服整整齐齐叠好放在里面,被子永远叠得像刀切过的豆腐那么齐整,白床单,蓝被子,枕头上方一排书架,只能摆书和最简单的用具,一个人所拥有的全部身外之物,就都在这方寸之间,朴素纯净。每周只有两小时固定的外出时间,需要报批方能外出,其余时间,都给了学习和舞蹈。

各大菜系都得来一遍的全能舞者

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也都被高度节律的生活打磨过了。黎星常常自嘲,跳舞的最不怕吃苦,都是从小苦过来的。克服疼痛去追求身体的极致,是舞者的基本功。军艺的舞蹈体系尤其讲究全面,国内外的其他舞蹈学院往往区分舞种,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术业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