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写作:普通人离第一本书有多远?

从传播的角度看,新人新作的减分项很明显,与其他成熟的作者作品相比,缺乏原有的受众基础。 “它是有特点的,它是我的声音,而不是通过一个工业化流程打造出来的东西。”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2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素人写作正成为一种潮流,名不见经传、从没受过专业写作训练的普通人,将自己的故事出成书。图为素人作者许路(左上)、吴为(左下,和外公外婆)、杨岚(右下)、李一洋(右上)。 (资料图/图)

黄昏的光线裹在缭索上,随着海风跳跃,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鱼腥气,浪涛在有节奏地拍打着。福建诏安老家的大帆船,正停靠在这个橘黄色的码头上。父亲带着“我”上船,跟老家来的船员围坐在甲板上,支起一只脚,泡茶下棋。而“我”则上蹿下跳,四处寻找和捡拾遗落的船货。

童年的许路便是在这样的场景中成长的。那些来自诏安老家的大帆船,悄然成为他的情结。长大后,复原一艘中式帆船,并驾驶它跨洋航行的渴望愈发强烈。

许路花了八年时间在沿海各地的老港和渔村间穿梭、寻访民间造船工匠,研究各类官方和民间的船谱,确定中式帆船的复原原型,最终造出了一艘“太平公主号”。船出航了,许路却因为造船期间就存续的各种利益冲突留在了岸上。如他自己所说:“一个完美主义者编织的完美故事,往往不会有完美的结局。”

机缘巧合听到这个故事后,出版人涂涂当天晚上便在图书编辑群里留言,一定要做许路的书。尽管当时这本“书”连一个字都没有。

2019年,许路正式写下这个故事。2022年7月,《造舟记》出版,这是许路的第一本书。

过去,新的写作者通常从文学期刊涌现,《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花城》等纯文学期刊,数十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秀。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文化市场的变化和大众媒体的发展,素人作者的创作渠道变得多样化。

“以前只有一个所谓学院化的或者间接化的通路,而现在通路多了。你会发现民间其实一直有创作。”涂涂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如何将这些民间的创作转化成一本书,是横亘在众多新人作者与出版方之间的问题。从写出自己的故事,到这本书真正出版,中间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把故事变成文本

2019年,在涂涂的鼓励下,许路动笔写自己的故事。

在这之前,许路的文字几乎都是关于中式帆船的调查和研究。他每天会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形成一份工作笔记,其中包括他的田野调查——沿着福建海岸线探访几十处造船作坊和上百位造船师傅,搜集有关造船技术的口述资料,包括他回到书斋后研究梳理的各类船谱,官方船谱相当于船的材料手册,告诉他船是什么样子,民间船谱更多记载的是船的营造法式,解释船是怎么造出来的。

有些内容他随手记在小笔记本上,有些则会整理后录入电脑。造船后期,许路将这些工作笔记做了个人著作权登记。

借助一部分外界资金,许路最终将这些文字成功付诸实践,复原出中国古船“太平公主号”。但如果他要随船出海,就必须接受策划公司对船员的一系列限制条件,包括不能发表自己在前期所做的古船复原研究,以及今后有关“太平公主号”的复原实验论文,甚至可能要交出所有研究成果,冠以别名。

为了这些文字,许路放弃登船,保留了自己的著作权。他的这些工作笔记累计八万字,成了《造舟记》的原始素材。许路写书的重要驱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