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处醉驾者,志愿服务能代替刑罚?

“从案件量来看,醉驾入刑并未减少每年的案件量,且巨大的案件量牵扯了大量的司法资源,让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多地开始出台相关规定,对醉驾入刑标准作出新的规定。但目前各地推行的新标准并不统一。

责任编辑:钱昊平

2021年9月17日,江苏淮安,交警在市区主干道查酒驾。 (人民视觉/图)

除了刑事处罚,还能如何惩罚一个醉驾者?

2022年8月23日,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检察院发出该市首份社会志愿服务令,并对犯罪嫌疑人彭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当月的某一天,彭某与朋友在南昌高新区一家饭店就餐,酒后自行驾驶机动车返回,途中被交警查获。经鉴定,彭某达到醉酒驾驶标准。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青云谱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按照认罪认罚从宽和少捕慎诉的刑事司法政策,检察机关最终作出了相对不起诉的决定。

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确定醉驾入刑后,争议就一直存在:打击面是否太宽?打击力度是否太重?

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省份放宽了醉驾的刑事处罚标准,但标准并不统一。

包括南昌青云谱区人民检察院在内,2017年起,又有多地检察机关探索“不起诉+社会志愿服务”的模式。

当面宣读决定

相对不起诉又称酌定不起诉。当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案件,就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2年8月23日,青云谱区检察院发出的首份“社会志愿服务令”中,一共有8名符合不起诉条件的首批犯罪嫌疑人,都涉醉驾。

另一嫌疑人邓某被推荐前往青云谱区三家店街道何坊东社区开展社会志愿服务。

在十多天的社会志愿服务中,邓某做过的事情包括:清理墙面小广告、打扫路边垃圾、摆放占道电动车、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等。

志愿服务结束后,何坊东社区在“服务评价意见”一栏中给邓某打出“优秀”等次。

经现场考察和书面审核,因其情节轻微、自愿认罪认罚,结合社会志愿服务表现,承办检察官认为邓某符合相对不起诉条件,遂向其当面宣读了不起诉决定。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印波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南昌市青云谱区检察院的相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