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反思科普的傲慢: 提倡科学方法重于任何具体知识

科学不是某一个专业或职业,而是坚守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在测试和观察的基础上构建知识、解释宇宙。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不是争讼思维而是实验室思维,以健康的怀疑、迟缓的判断与规范的想象指导自身工作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科学素养”问题屡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不少美国人至今相信“地平说”“神创论”及各种阴谋论(如“登月骗局”)与神秘主义(如“通灵术”),甚至还成立了相关协会。一些人在嘲笑之余,也不时重弹“需要科普”的老调。但其实,“科普”并没有舆论场喧腾得那么“刻不容缓”,也并不是一件天然“正确”的事。

“科普”在中文里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带有一种居高临下、必欲为之的色彩;无论就理论渊源还是现实演变而言,“科普”都与19世纪中叶以降盛行的“科学主义”(scientism)与“实证主义”(positivism)密不可分,与法国哲学家孔德的那句“从科学中产生预见,从预见中产生行动”互为表里。科普肩负着扫除愚昧、开启民智、服务社会、增进福祉的各项重任,作为动词使用还可以天然赋予说话者一种权威感。

然而,英文里的popul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