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择观察丨8-9月431家上市公司暴露ESG风险,碳数据造假和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8-9月,共有431家上市公司暴露ESG风险,涉及事件490起,风险指数1391.1,较前两月有所下降。公司治理及管理领域风险多发,占全部风险事件总数的41%。

责任编辑:康华 史谅

10月21日,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新发布一份声明称,范围3排放(公司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间接碳排放,多为供应链和销售端的排放),将作为公司必须披露的一部分,被纳入该机构正在制定的新标准中。

今年3月,ISSB发布了关于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两份征求意见稿,《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气候相关披露》,致力于制定一份全球统一的可持续报告标准。

该征求意见稿反映了监管和市场对企业更负责任商业行为的期待,有助于促进资本流向更可持续的投资,但也有不少机构反馈,征求意见稿的披露标准过高,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监管能力。

围绕范围3排放的披露要求也备受争议。有专家认为,范围3排放发生在供应链、消费端,往往难以计算和监管,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范围3排放的强制披露将给一批企业,尤其是供应链层级较多且分散的企业带来难题,对于产品组件数以千计、承包商遍及全球的跨国制造公司而言,统计每个供应商生产和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将是一项耗费人力财力的艰巨任务。

很多企业尚未做好准备。根据波士顿咨询2022年面向1600家年营收1亿~100亿美元的企业调查,只有10%的企业追踪了范围3的排放。

尽管如此,企业认识和披露意愿已有所提升。根据南方周末面向700家企业的调研(涵盖制造业、服务业300强以及在华外资企业等),2021年已有89%的企业行动起来,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相比2020年提升22%;其中61%的企业公开披露了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比2020年度提升了21%

1:南方周末202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数据

政策动态:新规频出,企业宜早做准备

碳中和相关政策和指引的出台,敦促企业系统开展减碳工作、披露减碳绩效。2022年8-9月间,多部门、多地区相继公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与减碳相关的财政、金融、技术、能力指引,多维度纵深推进碳中和工作。

2: 8-9月ESG相关政策 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整理

政策要求面广、内容多样,对于业务线条多、处于多部门监管之下的企业而言,需要及时分析和把握政策,以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风险分布:治理风险高,产品质量安全值得关注

8-9月,南方周末善择云平台(https://csr.infzm.com/esg)共监测ESG风险事件490件,涉及431家上市公司,风险指数1391.1,风险指数(即事件负面影响程度)较前两月下降18%。治理领域暴露风险事件数最多,占总数41%

3:20224-9月上市公司ESG风险

制造业、金融业、互联网业是ESG风险多发的三个行业,共计283家公司暴露风险,发生风险事件数占8-9月风险事件总数的72%

制造业暴露的突出风险是产品与服务质量安全,包括美菱冰箱漏液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吉利汽车涉水后失控自燃,龙大美食生猪肉产品恩诺沙星超标等。

金融业暴露风险多为银行业内部控制不到位,其中浦发银行获得这两月最大一笔罚单,由于违规办理远期结汇业务、违规办理期权交易等五项违法事实被罚1268万元。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则更多暴露平台治理的漏洞,包括消费者投诉拼多多店铺假货问题、大众点评医美店铺虚构消费者评价、腾讯以未成年人为主要用户的“QQ小世界”视频内容低俗等。

4: 6-7月上市公司ESG行业风险分布情况

若将风险指数与发生风险的公司数量进行交叉分析,则可看到教育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公司暴露的ESG风险性质较为严重。

教育行业的风险由早教机构美吉姆和中公教育拉高,美吉姆曝光问题为经营不善造成的消费者退费难、拖欠员工工资;中公教育则因为未履行“考不过签约退款”承诺屡遭消费者投诉。批发零售业暴露风险水平较高的公司为苏宁易购、居然之家,均因销售质量不合格产品被消费者投诉或监管处罚。

风险榜单:银行业暴露风险水平较高

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暴露风险平均水平仍居于高位。8-9月风险排名前10的企业中,3家为银行。两月内遭受三次以上处罚的公司包括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涉及问题包括远期结汇业务违规、违反反洗钱规定、贷款管理不到位等。

今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要求金融业以“风险为本”,提高预防、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的能力,需将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入持续尽职调查的要求中,有效识别高风险客户。

8-9月银行违反反洗钱规定的罚单多因为“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银行客户身份识别难题长期存在,目前银行用户信息多以客户主动提交为主,住址、职业、联系方式、经营背景等信息隐私性较强,银行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加上审查操作工作量较大,容易发生风险漏洞。

5: 8-9ESG风险暴露上市公司Top10

环境领域:部分高耗能企业碳管理准备不足

善择平台8-9月共监测到35家上市公司发生环境风险,涉及负面事件39件,其中71%为制造业公司。从领域看,排放物超标、偷排放/乱排废水废气仍是环保违规的高发领域,占全部风险事件的77%以上。

6: 8-9月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分布(事件数、指数)

善择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共有2家公司因为环境信息披露问题受到处罚,造假数据都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

其一是在今年7月,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的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因委托检测机构凭空编造检测报告、用其他煤样作为月混合样送检被榆林生态环境局处罚3万元。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是由陕西最大的国有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与当地10户民营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大型盐化工企业,从事聚氯乙烯、烧碱生产和销售,“十三五”期间曾获得“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绿色工厂”的荣誉。

另一家因同样情况而受罚的公司是恒盛能源,根据衢州市生态环境局9月通报,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报告质量监督帮扶小组对该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用其他煤样作为月混合样送检,并根据虚假煤样检测报告的数据,自主完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编制并上报。

两家企业均违反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五条第二款重点排放单位对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的规定。

控排企业制作虚假的送检煤样、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虚假的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为使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变得“好看”,以减少碳交易的“多余”支付。按照目前58/吨的碳价计算,通过编造数据实现“减排”10万吨,即可少付580万元,“节约成本”效果立竿见影,一些企业便动了歪脑筋。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九条规定,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若逾期未改,则需要根据造假部分,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有专家认为,处罚力度小,碳排查体系不完善、测算难度大,也是碳排放数据造假频出的原因。

8-9月间,工业、交通、建筑、信息通信等多部门的低碳方案中都强调,要促进企业逐步构建碳排放数据计量、监测、分析体系;《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中特别提出要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

随着政策出台、碳交易市场运行日渐完善,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碳数据披露要求逐步升级,企业“浑水摸鱼”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不论是否属于控排企业,都需要提早构建碳排放管理体系,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工具,提升能耗精准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准确披露和管理碳数据。

社会领域:新能源车企暴露质量风险,多为动力电池故障

善择平台8-9月共监测到86家上市公司发生社会风险,其中,境内上市公司79家,香港上市公司6家,美国上市公司1家;涉及社会负面事件106件,风险指数459.7。从社会风险暴露领域来看,最突出问题是产品与服务质量安全问题(占比68%)、服务不到位及承诺不兑现问题(占比15%)。

7:8-9月上市公司社会风险-消费者问题分布(事件数、指数)

产品与服务质量安全问题平均风险指数高达5.20,总风险指数达239.1,其中汽车业问题尤为突出,5家车企发生10起风险事件。典型事件包括吉利汽车在质保期内进行涉水维修后,第二天出现自燃;仅上牌3天的比亚迪汉电动车在市区行驶中突发起火;江淮汽车iEV6E车型电池故障频发,在某投诉平台,iEV6E车型电池投诉占该品牌全部投诉的95%以上。

“碳中和”目标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续航、安全等问题也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截至今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149万辆,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数据共计640起,比去年同期上升32%,平均每日火灾事故超7例。

尽管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公开报告或产品手册中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作为其产品的重要价值点强调,但是火灾事故的频发,揭示了行业高速发展之下,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漏洞。

2022年48日,工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公司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从设计、生产、服务、事故响应、网络安全等方面提出22条原则性要求。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环节投入巨大,但是服务、事故响应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保证体系有待健全。

治理领域:59起董高监违规,警惕高管权力寻租

善择平台8-9月共监测到296家上市公司发生治理风险,涉及治理负面事件345件,风险指数849.6。从治理风险暴露领域来看,风险集中在业绩下滑及债务违约(占比25%),信息披露违规(占比24%)以及董事会违纪贪腐(占比17%)。

8: 8-9月上市公司治理风险分布(事件数、指数)

董高监贪腐违纪、员工和高管收受商业贿赂两个领域的平均风险水平较高。典型事件是中牧股份保山生物药厂区域经理为提高和维持疫苗销量,多次向多名国家工作人员累计行贿84万元;原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涉嫌受贿被山西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另外,同煤集团的两位前董事长也因严重违法违纪在今年被查。

由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更新加速,工作边界约束机制跟不上利益链延展的速度,会给一些关键岗位管理者增加寻租机会,增大腐败出现的空间。

企业需要根据业务形态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对制度进行更新,促使权责透明、有效制衡;同时加强对敏感岗位人员的专题培训,增强反腐制度供给、提升员工自觉。

ESG提升:把握行业政策,完善制度建设

8-9月所发生风险事件、重点行业,对上市公司ESG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碳排放管理和信息披露。双碳相关的政策逐渐细化、监管日趋严格,企业需要结合所在行业碳达峰方案的重点任务,梳理自己在能耗、质量、技术、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不足,有针对地提升。

第二,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建设。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针对消费者反馈问题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第三,完善内部反腐“防火墙”建设。企业应当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梳理廉洁风险点,建立全流程防控措施,并畅通外部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投诉渠道,强化内外部的协作监督机制,构建阳光企业。

附:善择云平台介绍

在持续19年的企业社会责任调研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技术,南方周末研究院开发了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库——善择云平台,以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与评价,形成企业履责的“全息画像”。

“善择云平台”(https://csr.infzm.com)主要包括“CSR调研及榜单”“上市公司ESG风险预警”和“责任标杆”三大功能模块。

目前,上市公司ESG风险预警平台覆盖A股及中概股近6000家上市公司,监控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风险事件,形成上市公司ESG风险指数、行业ESG风险指数、公司风险雷达等,为企业、投资人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在动态调整的原则下,平台将上市公司ESG风险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

ESG风险等级划分(2022

网络编辑:伊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