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丨二十大报告里的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要求,进一步强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需要与环境高水平保护相统一和互为融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二十大报告在涉及人与自然的章节里明确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主线,并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生态与循环经济处处长木其坚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坚持原有生态环境关键制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融合,更加注重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一致,既要在发展中保护,更要在保护中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需注重长期性与连贯性

南方周末:我们如何理解绿色发展章节在整个报告中的定位和作用?这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新机遇?

木其坚:二十大报告共分15个部分。前3个部分着重讲成就经验、指导思想、使命任务,是总论的部分;第2到第14部分,是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部署的展开;第三板块包括第15部分和结束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的第10部分。专设一个部分讲绿色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一以贯之的坚定决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那样,要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必须要把学习大会报告同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联系着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八部分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讲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九部分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重点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部分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点讲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十八大、十九大到二十大的报告及这十几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不难看出,我们国家对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立场是长期的、一贯的,但在工作的重点和路径上则是因时、因势、因阶段而动的。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绿色低碳议题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参与到这场大变局中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变量。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议题,早已脱离了单纯的“污染-治理”二元范畴,而是与政治、经济、资源、外交、文化交织在一起,成为治国理政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对内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外是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强化地缘博弈能力的重要因子。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人与自然的章节为何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过去十年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国际社会所瞩目,但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治理仍然处在压力叠加、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如果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不调整不转型,生态环境问题就得不到根治,美丽中国的目标就仍然是一纸空谈。

绿色发展的推进不但延续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路线,更打开了一片孕育着无限商机和可能的新蓝海。此前很多人认为,“绿色”就是做减法,不生产、不消费就是最绿色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但事实恰恰相反,有机构测算过,单就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进程来说,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要的总投资大约在130万亿左右。在投资端,海量的投资将进入可再生能源生产、储能技术、工业电气化、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形成新的绿色供应体系;在消费端,电动汽车、清洁取暖、高效制冷、智能家电等绿色需求也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升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取向,也是全球的大势,是在纷繁芜杂、不确定性激增的当下,少数能取得全球普遍共识的大趋势,其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十分可观。

“双碳”行动更需稳步,逐步优化能耗“双控”制度

南方周末: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如何理解“积极稳妥”?

木其坚:在历次报告中,二十大报告是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独立成段。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这个独立段落的小标题叫“积极稳妥”,这个词用的很妙,用四个字就准确表述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项复杂工作的主基调,实在是难能可贵。

首先是“积极”,我理解就是战略上、思想上要积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既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这种需求是内生的,这个大方向也是确定的,绝对没有“翻烧饼”“开倒车”的可能性。

其次是“稳妥”,我理解就是战术上、节奏上要稳妥。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持久战,不能用打歼灭战的方式对待。自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走的比较激进,希望一步迈入碳中和。但实际上,降碳不能脱离当前的经济、能源、科技、产业条件,绝对不能为降碳而降碳,一定要有系统性思维,否则其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方面其实在实践中已经有了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这是意有所指的,我们要时刻警醒。

“积极稳妥”这个概念,既体现在政策上,也体现在商业上。麦肯锡此前做过一个研究,在欧盟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28.4万亿欧元投资中,有近半数投资的净现值为负。绿色低碳这个行业不像互联网或者信息产业,其很多情况下是“赔本赚吆喝”,商业上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自洽,更不是短期内能够出现集中式、爆发式发展的行业。它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导向性产业,是跟随政策的变化而呈现需求逐步增长、细分市场逐步打开的“细水长流”式的行业。所以在现在这个阶段,不能认为“投资不讲碳、格调少一半”,还是要回归到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去,跟着政策走,而不是跟着想象走、跟着故事走。

南方周末:报告中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你如何看待这一表述?

木其坚:要理解这一段话,可能首先要讲讲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的概念。能耗双控,指的是控制能源消费的总量和强度。能源消费总量,指的是一个地区某一段时间内的能源消费量,涵盖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消费强度,指的是能源消费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也称单位GDP能耗。明显的,能源消费总量反映的是能源资源的消耗量;而能源消费强度反应的是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到现在的“十四五”,一直将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率作为国民经济社会的约束性目标。

碳排放双控,指的是控制碳排放的总量和强度。虽然指标构成看起来很像,但是其内部蕴含的导向却大不相同。能耗强度和总量主要体现的是能源消费利用效率和资源消耗情况,但是对能源消耗的种类体现不足。举例来说,某个能耗量较高的企业,在实施能耗双控的条件下,不管你是用煤还是用光伏、风电,地方政府都要综合考虑你对本地区的能耗强度和总量的影响;但是在实施碳排放双控的条件下,如果这个企业使用的能源全是绿色的,那么即使其能耗总量和强度都相对偏高,也并不会影响其落地。所以虽然都叫“双控”,但是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确实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政策导向。

这次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是“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细细拆开实际上讲了三个意思:

一是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仍然必须坚持。为什么不直接以碳排放双控代替能耗双控呢?核心在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对外依存度高,在能源资源上“过紧日子”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碳排放强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能源的利用效率,但其也受到能源生产结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错判某地区(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无法全面取代能耗强度的作用。

二是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要以控制化石能源为目标进行优化。传统的能耗双控是不区分能源品种的,这就导致“减碳”的政策目标无法通过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制度体现出来。但目前,能耗“双控”制度正在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完善,例如近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实际就是一种具体的优化方式。另外还有跨周期考核、重大项目单列等,都是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优化的具体路径。

三是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的建立和调整是渐进的、稳妥的。二十大报告对碳排放双控用了一个词叫“逐步”,这和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这个主基调不谋而合。其实正式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工作还需要一系列重要的条件,例如要建立起上下协同、合理规范的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作为统计和考核的基础;又如明确阶段性碳排放总量目标,以此作为分解和考核的基础;再如建立起科学的目标测算和分解方案等等。这些工作本身也需要一个时间周期,个人判断在“十四五”时期就执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的概率不大。

稳固双碳工作的基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南方周末:报告中还有哪些内容对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阐述?

木其坚:二十大报告中还提出了几项碳达峰、碳中和当中的重要工作。一是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甚至可以说核算是整个碳减排工作的基石。此前,我们国家在碳排放统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国家和省级清单的编制方法、重点行业的核算方法等等,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对碳排放核算数据的需求显著提升,对核算数据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显著提高,一些在统计核算领域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了碳排放核算工作“四位一体”的重点任务体系,以及包括统计数据填报、排放因子库、先进技术应用等在内的保障措施。应当说,《实施方案》为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指明了方向、建立了框架、奠定了基础。但是《实施方案》的发布还仅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后续再具体的工作程序、具体核算方法、活动水平数据来源、排放因子库建设、新兴核算方法衔接等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于各类型企业,特别是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等一些面对供应链碳压力的企业而言,国内快速出台核算方法,并形成与国际互认的机制尤为重要。

二是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虽然有价格、有交易,但其核心功能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政策工具,大家首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从当前而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是干好两件大事:一个是扩容,第一个履约周期只纳入了发电行业,这对于搭建基本制度框架很重要,但市场容量显然还是不足,下一步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高排放行业都要容纳进来,同时做好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以及配额的分配方法等;一个是增信,前不久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四家机构存在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的问题,这个事件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生态环境部多次表示,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升数据质量将成为下一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的重点。

三是积极参与应对全球变化治理。今年,COP27大会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去年的COP26有很多亮点,譬如中美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但总体看谈判进程推进的并不顺利。今年的COP27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俄乌战争带来的影响,以及东道主非洲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诉求、欧洲和美国的态度等等。但我们国家的立场是一贯的,承诺的目标也都完成的很好,这是我们谈判的最大底气。我相信这次中国代表团也将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网络编辑:伊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