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不了龙,要安心于做“小事情”:读鲁迅札记

“性交大师”的妙喻实在发人深省。勇士被弄得如此面目全非,虽然并非毫无根据,而适为天大的冤枉。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鲁迅《准风月谈》封面

鲁迅的“家训”

中国人高度重视家庭,子女教育更是头等大事。鲁迅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家庭为中国之基本》(后收入《南腔北调集》),其结尾处的警句道:“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

他又有一篇《我们是怎样教育儿童的?》(后收入《准风月谈》),文中提出希望道:

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但也要真正的学究,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于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古代的基础教育用书大抵可分两类,一是教学用书,以识字学文化为主,如《急就篇》《太公家教》《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字文》《千家诗》之类;一是讲如何做人的,也可以说德育教材,其成果表现为各种家诫、家范、家训之类。在江南一带,早年最流行的是明清之际理学家朱柏庐(1627-1698)的《朱子治家格言》,其中有警句道: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家训一类的文本,到近现代仍然层出不穷,鲁迅先生也曾郑重地提出过若干意见,例如他说过:“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ma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