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东的2022年度书单

古老国家的现代转型,都是极其痛苦的,这种痛苦在许多国家是类似的。

责任编辑:刘小磊

《毁灭与重塑:20世纪的欧洲》,[美]罗兰·N.斯特龙伯格著,燕环译,现代出版社2022年1月。 (资料图/图)

经历了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19世纪的欧洲在物质层面和文化领域,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这种辉煌的背后,其实很少有人会想到,巨大的灾难就在不远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其实也有许多偶然性,所谓“危机想象”,“想象的危机”,最后真的触发了。

本书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缘起、过程及影响,分析了欧洲的政治更迭、经济转型、经济大萧条、战后欧洲发展、欧盟的成立与变革等重大事件,也从科学、艺术、文学成就的视角考察了20世纪的欧洲历史发展,强调那些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行为和过程,不仅包括对公共事件的记录,还包括更深层次的、通常是无声的思想和新技术的社会变革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毁灭、动荡、重塑、辉煌的过程。希望这种过程不要全部重演。

《新月与蔷薇:波斯五千年》,[伊朗]霍马·卡图赞著,王东辉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1月。 (资料图/图)

古代波斯-当代伊朗文明,在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中,先后与希腊、阿拉伯、蒙古等多个文明发生碰撞与交流,近代以来又与英、俄、美交汇,激烈变革迭起。书中文学与政治、文化与社会互相影响,呈现的是新月下的玫瑰园,而且是“牺牲者的玫瑰园”。

书中对我们过去本来就见识浅陋的一些观念做了辨析。作者特别强调,伊朗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国家和社会,这是贯穿本书的基本观点。

伊朗专制社会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和历史共同铸造的,国家的专制权力直接触及每个人。 另一方面,波斯在欧亚东西方交汇的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国家变得不稳定却富庶(近世以来还有石油之利),对外人热情、也能学习接纳外来风尚,却又对外国人高度戒备。

伊朗人往往反对他们的统治者,历史上伊朗出现了“短期社会”,无论是君王还是大臣或者普通人,多无法思考长期利益。伊朗人“几乎总是欢迎在乱世中带来秩序的统治者,虽然一旦秩序建立,社会又会按老习惯对国家持负面看法。除了寥寥无几的例外,国家和社会间的根本性对立贯穿了整个伊朗的历史,国家倾向于绝对和专制统治,社会倾向于反叛和混乱”。

“传统的伊朗革命目标是除去一个‘不公正’的统治者,代之以一位‘公正的’统治者”,但几乎总是在变革到来时失望。

作者总结了伊朗主义的基础:波斯语、什叶派穆斯林、疆域。伊朗主义不仅是文化的,也是社会和心理的,是超越种族和语言多样性的。这是历史和社会不安全性的产物。当然,被逼到墙角,伊朗人则倾向于冒彻底失败的风险。古老国家的现代转型,都是极其痛苦的,痛苦是类似的,内忧外患,错过了诸多机会,至今仍在挣扎,遭受苦难的,不仅有普通人,还有利益阶层。

《美国的分裂: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美]小阿瑟·M.施莱辛格著,王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