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千年复印神技,苏鸿斌探寻双钩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书法和春节联系紧密,深冬时节的街头少不了对联的身影,不少书法爱好者甚至会为家人书写自己的对联作品。在越来越浓的年味中,佳能非遗文化摄制组来到双钩书法传承人苏鸿斌古香古色的工作室,与这位书法家一同写春联、勾福字,用一支充满温情的影片,记录下这仪式感满满的传统年味儿,也将双钩书法这门流传千年的古老技艺置于聚光灯下,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图/ “壹城壹非遗“双钩书法拍摄现场

影片不仅呈现出欢乐祥和的民俗文化氛围,展示了飘逸雅致的双钩书法,更真实展现了传承人苏鸿斌如何用现代打印技术帮助传统技艺高效传习推广。片中的佳能打印机,正是苏鸿斌工作室中正在使用的那台。复印字帖、打印古字,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在此刻突破时空界限,碰撞出崭新的火花。很少有人意识到,现代科技也能帮助古老技艺持续绽放光芒。

对于这支影片,苏鸿斌将它戏称为“现代印刷科技对古代复印神技的追寻”,而事实上,它更展现了苏鸿斌这位现代传承人对双钩书法这项千年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古老的复印神技

双钩书法源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时没有打印机,人们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上黑墨,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后来,一些工匠省去了填黑墨的工序,只留下空心字,“双钩书法”,便由此而来。

图/ 双钩书法技艺传承人苏鸿斌作品

可以说,没有双钩书法,古代的名家字画就很难被完整流传。智慧的中国古人,千年前就萌生了现代科技理念,创造出了与现代打印机功能相似的古典技法。这正是双钩书法让人着迷的地方,也正是佳能此次追寻的目的——以现代印刷术助力古代复印神技,让祖先的智慧源远流长。

近年来,一些书法家消解了双钩书法字画复刻的目的,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样式来继承,并不断根据现代审美加以改进,形成了独特的书法文化。苏鸿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在2016年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钩书法传承人。

虽然是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人,但苏鸿斌身上无一不体现着现代人科学严谨的一面。他和同辈爱好者,一起总结师傅的面授心传,结合古籍,编写了一套系统的双钩书法理论教材,并在学员中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此外,在创作和教学上,苏鸿斌并不拘泥于传统工具,而是广泛使用现代科技。日常创作中,遇到不熟悉的古字,他会查阅电子字典,并将文字打印出来,确保书写正确;教授学生时,也会使用工作室添置的佳能打印机,将古帖打印出来,让学生临摹。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工作和学习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图/苏鸿斌书桌上正在运作的佳能打印机

当年,苏鸿斌学习双钩书法时,可没有高科技的帮助。靠着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也靠着自己的天赋和热血,他37年如一日地走到了今天。

外练筋骨,内练神韵,心之所至,方得其法

苏鸿斌父亲的书法在当地小有名气,尤其擅长双钩书法。苏鸿斌从小就接触到这种特殊的书法样式,6岁开始,放学做完作业就在自家院中与父亲一起临摹古帖、练习书法。一开始,他字写得歪歪扭扭,很快就懈怠了。父亲深谙鼓励式教育,在他的督促下,苏鸿斌坚持了几个月,惊奇地发现,短短数月,自己的字已经拿得出手了。

天赋之外,苏鸿斌也下过苦功。他曾把古代的书法碑帖一一双钩对临,一个字写好后,就附在字帖上校验,直到分毫不差,再练习下一个字。在苏鸿斌看来,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甚至后天的勤奋更为要紧。

2014年,父亲去世,苏鸿斌下定决心继承父亲的志愿,要将双钩书法发扬光大。那种与父亲一同练习、与书法一同长大的感觉,苏鸿斌说,一辈子都忘不了。他将父亲的话铭记于心“人要是能坚持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

常年习武的苏鸿斌,常常在书法中参透着中国功夫的奥义。他认为,虽然一动一静,但内核相通,武术和书法都讲究呼吸吐纳,外练筋骨,内练神韵,心之所至,方得其法。

练习内功时,需要调整呼吸,达到“忘息”境界。这种境界,他常在书法中体会到。双钩小楷和小行书,对字形要求很高,身体起伏会影响字的线条,写作时需要屏住呼吸。撰写时,苏鸿斌常常忘记了呼吸,写完长舒一口气,顿觉心旷神怡。如今,学员练习累了,他也会带着练内功或是八段锦,让徒弟们也能找到“忘息”的感觉。

图/苏鸿斌正伏案在桌前书写双钩小楷

几十年下来,苏鸿斌认为自己的字仍然只是及格。技法的进步,并不难,苏鸿斌已经可以在临摹时做到分毫不差。然而,字的神韵在写字之外,人生阅历对其影响深远。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对字的理解会加深。人生必须走到一定阶段,书法的功力才会爆发出来。这也是机器和AI不能代替人工书法写作的原因,尽管字形和走向都可能一致,但展现的气韵却完全不同。

苏鸿斌认为,每一次书写,都应该是一次创新,不该千人一面,踏入同一条河流。他总会在前作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写得更好,焕发出时代的新生机,让书法艺术得到绵绵不绝的生命力。这也是佳能一直在思考的,打印、复印,看似只是一次简单的文字或图像的腾挪,其内核却是文化的传输。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提供强大价值,如何让打印机性能不断提升,为世界文化瑰宝的传承贡献力量,是佳能进步的源动力。

现代社会,书法作为一种小众的爱好,游离到了日常生活以外。然而,书法,不是割裂的笔画和汉字的组合,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书写者内心的表达和流露,书法动人的部分一定是与书写者自身有关的真实部分。

这,也是传承的一大难题。学员们往往三、四个月就能学成基本技法,将字写得八九不离十,但是,文化的传承,就不止是书法本身的事了,人生积淀、内在涵养、未来规划、胸怀志向,都得考量。

书法之意义在于美育,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历史文明和现实早已拉开距离。现在用电脑和手打字,真正持笔者甚少“书法艺术”更是被抛诸脑后

然而,许多大文豪都提出过“书如其人”,说明了书法之于人的本质意义——心灵的寄托与精神承载。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现代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物质日益发展精神日益荒芜,“静”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

练习书法,必须端坐专心,是心、眼、臂、肘、腕、指共同配合的微量运动,所以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许多人建构自我、获得内心平静的方式,也就是现代年轻人所说的寻求“心流时刻”。

这一点,苏鸿斌感触颇深。2018年,苏鸿斌去了一趟西安碑林。亲眼看到数量惊人的古碑,他难掩激动静下心来,他找到想临的碑,仔细观察每个字。最终回到家,写出了至今满意的作品,直到现在说起来都颇为自豪。

而苏鸿斌的学生们,也体会到了“静”的力量。苏鸿斌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6岁往上不等。大部分学生都会进行至少3个月的学习。小孩子是坐不住的,开始练字时毛毛躁躁,写五分钟就要四处动一动。但是往往练习数月后,他们就能端坐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写字。这些眼睛离不开屏幕的孩子,都在传统文化的练习中学会了如何专注。

尽管有学生主动上门,但苏鸿斌更愿意带着自己编撰的教材,走进校园,将非遗文化融入下一代的日常学习。从大学到幼儿园,苏鸿斌都去讲过课。他已经是广东白云学院的客座教授,在校内开设了非遗大师工作室,主讲非遗双钩书法选修课。在湖北老家,苏鸿斌也与两所小学合作参与了非遗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的筹备,定期为小学生讲解双钩书法。苏鸿斌的传承理念简单直接,他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传承。研习书法本身,就是美育的一部分,它让我们能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之美。

在创作和传承的路上,苏鸿斌都在不断进行着新尝试。这次与佳能合作,也是其中之一。合作之前,苏鸿斌了解到佳能近些年对国内非遗项目的关注,看到佳能打印机“壹城壹非遗‘系列活动走过中国数个历史名城,将非遗文化带到了数万人眼前,甚至让他们亲手体验。这一切,都让苏鸿斌激动,他期待自己手上这门千年神技,也能被更多人所熟知,并能继续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它“静心”的重要作用。

图/佳能打印机“壹城壹非遗”系列活动海报

苏鸿斌的想法与佳能一致,将传统形式和现代创新意识相融合,才能使书法灵魂不灭。唯有这样,书法才能被接续、拓展,传统艺术才能既与过往息息相关,又拥有新生的契机,获得鲜活的生命力。

双钩书法作为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大国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崛起,更是文化的崛起,我们的文化将走到世界中央,影响一代又一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